□時報記者 凌明信 通訊員 嚴俊騰
疫情當頭挺身出 逆行而上戰士姿
迎難而上,向著荊棘出發。
挺身而出,心系群眾安危。
2月3日上午8點,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兒科醫院。兒科醫生肖旭、兒科護士范海紅夫婦默契配合穿好防護服,深情滿滿的對視一眼,旋即投身兒科發熱門診工作。疫情當頭,生命攸關,沒有鏗鏘的話語,那就讓彼此的雙眸相互溫暖,匯聚成光,點燃戰勝疫情的家國情懷。
此時,莆田市疫情防控醫療救治首席專家、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呼吸病研究所所長林群英,正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最前沿、第一線。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是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定點醫院,全市確診的患者全部在這里救治。除夕那天,她一直奮戰到第二天凌晨三點才下班。這位醫衛界的市政協委員身先士卒,沖到抗擊疫情第一線,以戰“疫”降“魔”的實際行動,履職盡責顯擔當,奉獻社會展風采。疫情當頭請長纓,不計報酬上一線。與林群英一道沖上一線的,有的是正值青春年華的有為青年,有的是正在孕期的寶寶媽媽,更有的是本應休息的退休醫師。盡管已經連續奮戰多日,盡管臉上寫滿疲倦,但一進入操作狀態,個個聚精會神,目光炯炯。在醫院的抗疫一線,往常的辦公室已成為連軸轉的加班簡易休息地。每日的高強度工作,不足6小時的睡眠,這個時候,哪怕能在辦公桌上趴上一會,也是一種心滿意足!
此時,在莆田市急救中心指揮大廳,調度員早已異常忙碌的高效工作。春節期間,本就是急救呼救的高峰期,又逢疫情防控關口,自1月24日零點(除夕)至1月30日零點,莆田市急救中心共接聽有效急救電話1881個!
他們擋在我們和病魔之間,他們同全國人民一道,舉起一叢叢戰勝疫情的信仰之光,托起一副副強勁結實的民族傲骨。“英雄兒女各千秋,一寸丹心惟報國”,致敬英雄,最美逆行!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黨辦宣傳部長嚴俊騰說,穿上抗戰服,走進抗戰一線,他們就是一個個巍然屹立的戰斗堡壘,在他們的身上,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印滿印痕的臉龐,讓我們感到心疼,但,也讓我們心中充滿自豪和感動。那些用熱血和擔當燃燒出必勝的熊熊之光,值得這個社會銘記!上陣父子兵,擔當著使命。在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老院區,已經退休的原兒科主任醫師陳煌煌,這次也主動申請來到抗疫一線,成為專家組的14名成員之一,每天參與會診到深夜時分。他的兒子陳昱也第一時間響應,支援應急病房一線。已經退休的老院區原急診科主任林勁,同樣第一時間加入防控疫情一線。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兒子林翰也主動申請,堅守在應急病房一線。汶川地震期間援川專家、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國賢,其妻子是老院區兒童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王桂芝,以及他們的兒媳婦張愛花,也是戰“疫”一線的勇士。像這樣的黨員家庭、父子兵、夫妻檔,醫院里還有很多:卓俊瑞、卓德斌父子,林禎樂、柯燕芍夫婦……他們有的是值守崗位十多天無法見面的父子,有的是都在一線互相“隔離”的夫妻,更有全家奮戰一線的。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一份全力以赴的付出,一種無怨無悔的情懷。還有呢,在一群美麗的“白衣天使”當中,吳劍平、沈洲域、陳清林、賴雪斌、許磊、黃振國、林超龍和陳滿8名男護士沖鋒在前,迎難而上,同樣戰斗在最前線。
他們也是凡夫俗子,也是肉體凡胎,不是不畏懼死亡,只是,他們比普通人多的,是眾志成城,逾越病毒大山的信仰;少的是被脆弱征服的那一種可能!
挽危度厄,醫者擔當!
“在醫院調動護士參與抗疫工作的時候,我就報了名。因為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如果沒有參加這次抗疫工作,會給自己留下遺憾。”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胃腸外一科男護士沈洲域說,“等到戰‘疫’結束,最想做的事就是和女友領證。”
畫出最大同心圓 織密戰疫防控網
2月14日下午6時,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應急隔離負壓病房正式啟用,首批收治4位患者。
疫情突如其來。時代呼喚著履職上能擔“硬”責,作風上敢于“硬”氣的黨員干部。在莆田抗疫一線,休假中的黨員干部迅速到位,令到如山、令到必行,立足自身崗位,履行防疫責任,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決不退縮,絕不言敗,他們的“硬核”形象一個個走進我們的眼簾:
平凡寫崢嶸,赤誠繪壯美。連日來,年近六旬臨近退休的朱建國,依然選擇堅守,站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他是荔城區拱辰市場監管所的老黨員,多年前,他還是辦公室主任的時候,因重感冒和勞累過度倒在崗位上,搶救過來以后,就落下了慢性支氣管哮喘后遺癥,從此便藥不離身。在忙碌的監管一線,他經常趁著大家不注意,迅速往嘴里噴上一口藥劑。站好最后一班崗,這看似再樸素不過的話,迸發出的卻是滿腔的赤誠忠心!在荔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有太多像朱建國一樣的黨員干部,以夢為馬,慷慨戰“疫”,鮮紅的黨旗飄揚在一線戰斗堡壘:妻子即將臨盆依然堅守工作崗位的人教負責人林智聰;母親剛剛去世,還來不及悲傷就重整行裝,忙碌協調溝通工作的辦公室主任林國雄……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仙游石蒼鄉副鄉長陳青海,因腰椎盤突出入院準備手術。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疫情牽動著人們的神經,撥動著人們的心弦,他毅然決然中斷治療,在大年二十八主動要求出院,毫不含糊地返回鄉里防控,拄著一根拐杖,進村入戶,督促做好人員排查、宣傳引導、物資儲備等各項防疫事宜,當地干部群眾都稱他為“拐杖副鄉長”。
一位堅守“疫”線的鎮黨委委員,忙碌的連電話都無暇接聽,為此,他在微信朋友圈中發了一封簡短的“致歉信”:各位親朋好友,近期如果有打電話沒接,也沒有回的情況,請一定諒解,實在是沒有時間!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國網莆田供電公司各級黨組織及廣大黨員干部攻堅突破,迎難而上,迅速組織突擊力量,連續奮戰105個小時,提前完成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新建肺科病房大樓供電設備建設,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展現出“鐵肩膀”“真本領”。與此同時,建設工人也在爭分奪秒,他們蹲在地上吃飯的姿勢,令人為之動容!團結是鋼,團結是鐵,團結就是力量。不妨重溫一下莆田版“小湯山”的建設速度:1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1月29日,完成施工圖設計;1月31日,完成主體結構封頂;2月6日上午,完工交付——這是一張和疫情賽跑的時間表!
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我市黨員干部圍繞“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心施策”的要求,建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機制,匯聚起全民“戰疫”的磅礴力量,把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扛責上肩、擔當作為,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全市2169個基層黨組織、4萬多名黨員直接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
全市在集中隔離點、檢查點、防控點、醫療點等一線陣地,靠前成立658個臨時黨支部,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組織基層黨員干部守在一線、沖在一線;
全市共組建2000多支各類“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設立1500多個黨員責任區,勠力奮戰在各防疫主戰場。1萬多名市、縣區直機關黨員干部緊急馳援一線,挺在前沿參與防控工作;
全市185名駐村第一書記正月初一就趕到駐點村,會同鄉鎮、村(社區)兩級干部,放棄春節休息時間,全員在崗在位,逐戶逐人做好思想工作,勸導取消婚慶壽宴、元宵聚會等各類聚會聚餐等活動近4萬場,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員本色,全力以赴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他們奔走于基層,向困難逆行,為人民群眾筑牢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疫墻”,譜寫了一曲共克時艱的戰“疫”之歌!一輛輛宣傳車用普通話、本地話滾動播放有關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通知、公告等內容,將疫情防控政策及防護知識及時傳播到千家萬戶,做到人人聽得到黨的聲音,戶戶聽得懂防控疫情的辦法。他們的血脈里激蕩著木蘭溪的濤聲,所以勇敢逆行,沖鋒一線;他們的身體里構筑著壺公山的筋骨,所以“硬核”擔當,團結“疫”戰。
畫出最大同心圓,織密戰疫防控網。全市政協委員強化責任擔當意識,認真落實決策部署,迅速行動起來,與各界群眾攜手并肩,積極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戰“疫”降“魔”的實際行動,忠誠履職、報效祖國,服務大局、奉獻社會,緊扣疫情當先鋒,履職盡責顯擔當,體現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情懷和擔當。他們堅持雙向發力,發揮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積極為疫情防控建言資政,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醫衛界的政協委員更是身先士卒,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精神,聞令而動、沖鋒陷陣,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展現了“委員風采”,書寫了“政協篇章”,貢獻了“政協力量”!
共渡難關撼天宇 匯聚暖流愛如潮
快!再快點!全民動員,跨行業多部門攥緊“拳頭”,亮出攻勢凌厲的招數。
面對疫情中防護服的壓力,福建云敦服飾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將本來用于生產襯衫的四條生產線改造升級為防護服生產線。從2月1日接到通知,到試產成功,僅用了3天時間:2日設備進場,4日生產,5日日產能600件,8日全負荷達到日產1000件——這又是一張和疫情賽跑的時間表!
希爾康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快馬加鞭,1臺自動化生產設備,日產8000只口罩,2月15日新增設備后,日產能達到2萬只。
福建聯合石化有限公司5天備足3000噸口罩原材料,預計可以保障7.5億只口罩的生產需求,能滿足福建市場口罩原料供應。
截至2月16日,全市87家轉產的企業,實現日生產口罩207萬只,十足給力,值得大贊!
除了那一份份摁了紅手印的“請戰書”,除了那一張張被口罩勒出血痕的臉龐,還有一個個忙碌企業生產一線的身影,還有一個個捐出口罩的無名背影,還有楓亭秀峰為國道設卡點執勤人員每天送上熱氣騰騰湯面的兩位當地群眾,還有為3個隔離點送上一日三餐的巴肚吆食品科技公司全體員工,都是攻克時艱的“硬核”力量!
疫情當頭,海內外鄉親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秉承著“謀事無中生有,做事腳踏實地,成事報效桑梓”的莆商精神,為家鄉疫情防控一線捐款捐物——
福建省海安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暉捐款50萬元;
福建艾力愛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金光捐款20萬元;
蓋尾芹林村基金會出資40萬元用于購買實物捐贈;
市工商聯副主席企業、福建省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捐款20萬元,并免除三福藝術館所有商戶一個月租金,支持商戶共渡難關;
為了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城廂區計生協會、城廂區兒童早期發展指導中心聯合開展“罩顧萌娃—愛心進社區”公益活動,通過多種途徑購買到6000個兒童口罩,免費向全市3歲及以下兒童贈送口罩,用愛心匯聚成堅固“長城”,為贏得最終的勝利貢獻一份力量。
與此同時,全市1600多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先后捐款捐資7800多萬元。
新加坡興安會館、香港莆仙同鄉會、莫桑比克莆仙同鄉、越南媽祖董事會、柬埔寨福建工商聯合會等紛紛行動起來,發動鄉親捐款捐物,在海外訂購防護服、口罩、防護手套等物資支援防控疫情。
……
一件件物資,八方馳援;一筆筆善款,匯聚暖流。這是滿腔的赤誠和濃烈的大愛,也是中華民族千年不朽的精神動力,攝人心魄,感天動地!
東方露出了曙光,朝霞染紅了白云。
“疫”線不斷有好消息傳來:
2月3日下午,福建省新冠肺炎病人首例治愈,走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2月10日,第二例治愈出院;
2月11日,又有4例治愈出院;
2月12日,2例治愈出院!
……
是的,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大愛無疆——這些記憶,是這個春天最閃亮的勛章。同力協契,攻必克,戰必勝!
仙游石蒼鄉副鄉長陳青海拄著一根拐杖,進村入戶,督促做好人員排查、宣傳引導、物資儲備等各項防疫事宜。
年近六旬臨近退休的朱建國,依然選擇堅守,站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
2月4日上午8時,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兒科醫生肖旭、兒科護士范海紅夫婦在兒科發熱門診更衣間內默契配合穿好防護服。沒有鏗鏘的話語,那就讓彼此的雙眸匯聚成光點燃戰勝疫情的家國情懷!
城廂區市場監管局龍橋所全體黨員干部取消春節假期,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強化市場監管,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穩定。
2月6日,莆田荔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員通過網上申報、網上預審、材料郵寄的方式,成功辦理全市首份“零見面、無接觸”營業執照。5日,莆田盟歆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李經理打來電話,向荔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咨詢:該公司網上預審件通過后,要打印營業執照,該如何辦理?工作人員告訴李經理,需郵寄相關材料到莆田市行政服務中心由窗口辦理。6日,荔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收到材料后,馬上審核打印,成功辦出全市首份“零見面、無接觸”營業執照。 http://0594xyw.com/admin/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