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新年伊始,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身邊涌現出許多的“最美逆行者”,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副隊長陳曉煌便是其中之一,在疫情“大敵”來臨之時,迎難而上。
“我是支部委員,沖鋒在前是我的責任!”陳曉煌參加邊防工作14年,作為原西藏公安邊防總隊林芝支隊警官,在西藏的6年軍旅生涯里,他多次申請到最苦、最遠、最難的地方駐守,遇到危險第一個沖上前,是陳曉煌的一貫作風。今年春節,他毅然留守隊里,加入到口岸防疫的戰場中!
疫情肆虐是命令。領受上級任務后,陳曉煌和同事們結合港區實際,迅速擬定切實可行的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并積極對接海關、碼頭、船舶代理等單位,完善信息通報機制,第一時間掌握來往疫區的船舶和人員,通過海港預警系統、港口邊檢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等對出入境人員行程軌跡開展預查預警。
大年初一,當地氣溫只有7、8度,下著小雨。戴上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手套、安全頭盔,穿上防刺服,陳曉煌和同事義無反顧奔入口岸執勤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請佩戴口罩,要勤洗手,遇到身體不適的工友要及時報告”“這份防控疫情宣傳手冊,跟家人也要分享”……一句句貼心的話語,讓碼頭暖意融融。
受疫情影響,隊內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供需緊張,陳曉煌主動協調口岸碼頭公司和企業為隊內一線執勤民警配備醫用防護口罩900多副以及防護服、醫用手套等防疫用品,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莆田不但是媽祖文化發祥地,也是唐宋以來“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歷史上商貿盛行,海船聚泊城下。為了確保疫情期間外輪高速通關,陳曉煌和隊里16名民警將“戰斗堡壘”駐在防疫最前線,擰緊干事創業的“發條”,提供“即報即檢、即靠即作、即檢即離”“5+2”“白+黑”的通關服務,最大限度縮短外輪停留時間,確保疫情期間莆田口岸通關安全順暢。
人生選擇無問西東。大年初四當天,有3艘船舶集中入境,2艘船舶出境。陳曉煌忙碌在港區,來回奔跑于碼頭一線,佩戴口罩連續工作將近11個小時,由于在西藏6年軍旅生涯期間長時間強烈日曬導致的皮膚慢性曬傷后遺癥,令他的面部滿是紅斑、脫皮,疼痛難忍,但他仍然堅持著。為運載124995噸煤炭的‘喜悅’輪辦理完入境手續后,已到晚上8點,他才顧得上吃飯,脫下滿是霧氣的護目鏡,略帶疲憊面容的他,雙眼依然有神。
陳曉煌的小孩一個才一歲,一個剛滿三歲。2月9日清晨,“你守護著口岸‘大港灣’,我替你守護家里兩個‘小港灣’,你要注意安全!”在東吳港區,陳曉煌收到妻子發來的一條短信,不禁欣慰的露出笑容。
(通訊員 陳航翔 時報記者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