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墨
郭風老師從省作協主席崗位上告退后,除了撰文和編書,還定期在家里輔導幾位少先隊員寫作。那年秋天,我去福州鳳凰池拜訪郭老,適逢他們的輔導日。
郭老當場批改了孩子的習作,這是他上次輔導時統一布置的作業。之后說:“你們能把發生在身邊的一件事記述清楚,知道了詳和略,這就是很大的進步。”鼓勵他們:“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只要你們堅持努力,一定會寫得更好,將來有一天會超過我的。”說得孩子們笑臉如花,信心滿滿。
其間,有個少先隊員望著郭老說:“郭爺爺,再請教您一個問題可以嗎?”郭老笑吟吟答道:“當然可以呀。”孩子隨之問道:“我們班上同學都喜歡議論,先有雞呢,還是先有蛋?”郭老長舒了一口氣,說:“這是一個古老而又著名的話題,看似簡單,卻很難回答。同樣的問題,小時候我也問過隔壁阿婆。”
“這位阿婆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很能干。她每年都要用草窩子孵小雞。阿婆對我的提問感到茫然,囁嚅了半晌回答我:‘先有我,再有小雞呀。’我覺得她答得很好……”聽著郭老的話,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母親。我母親也會孵化小雞,她總要拿起雞蛋照著日頭仔細看,然后把選中的雞蛋放進墊著棉絮的草窩里。接下來,母親每天都會揭開草窩蓋子察看,有時會在一只用過的吊針瓶里灌上溫水,將它擱在草窩里。有一天,她突然喜孜孜地喚我過去,我一看,有兩只雞雛已經破殼欲出了……
“小朋友們!”郭老提高的聲調把我從回憶中拽了回來,“古代哲學家提出以上問題,是人類對生命起源的探索,這個探索至今還在繼續。你們不是也產生興趣了嗎?這是好事呀!鄰居阿婆回答我的話,雖然不是標準答案,只是她的直接體驗而已,但是她所表明的勞動可以孕育生命、能夠創造世界的觀點是很寶貴的。熱愛勞動,這是我們必須向她學習的。你們面前的天地大得很呢,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大有作為!”
郭老崇尚勞動,平易近人,對孩子們循循善誘,總是在他們面前打開一扇希望之窗。郭老也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