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話謠
三十暝月公光焉焉,賊仔園頂擼地生。
誰人看見誰人喊?青瞑阿看見啞口阿喊。
誰人去捉誰人逐?箍手阿去捉箍腳阿逐。
逐啊逐,逃啊逃,賊仔給逐落落溝。
箍手阿舉竹擔,青瞑阿篤去勾。
無爪的竹擔仔勾一下,勾排起的賊仔給生大狗騷。
嘴毷毷,鼻塌塌,目凹凹。
長頭發(fā)的和尚頭,幾桿頭毛掃啊掃。
【注】①暝:夜里。②月公:月亮。③光焉焉:形容詞;非常亮。④園頂:地里。⑤擼:拔。⑥青瞑阿:瞎子。⑦啞口阿:啞巴。⑧箍手阿:斷臂失掌或手有殘疾的人。⑨箍腳阿:缺腿少腳或瘸腿跛腳的人。⑩落(lɑo陽平)落(luo陽平):掉進。⑾大狗騷:稀奇古怪。⑿毷毷(mɑo陽去);人掉光了牙,連嘴巴帶臉頰往里聚縮的樣子。⒀桿(ɡɑ上聲):根,這是一首風格非常鮮明的童謠,其手法獨特無雙,新穎僅見。它違反常規(guī),除了必要的鋪墊,其他的話都倒過來反著說,所有的情況在現(xiàn)實里都不可能存在,所有的情景在現(xiàn)實里都不可能發(fā)生,所有的情節(jié)在現(xiàn)實里都不可能上演,應是莆仙方言歌謠里唯一的一首。所以,在莆仙方言歌謠群里應該占一席之地。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三十暝的野外伸手不見五指,哪來的月娘呢?而且還是光焉焉的非常亮!莆田人認為日頭是屬陽的,月亮是屬陰的,所以把月亮叫成月娘,可童謠為了反著說,偏偏把月娘說成月公。
賊仔挑選暗摸摸的三十暝出來到園頂偷擼花生,本以為可以避人耳目??勺尮庋裳傻脑铝烈徽眨@一幕偏偏讓瞎子看見了,瞎子誰也不告訴,偏偏告訴了啞巴;啞巴這時候開不了口也必須大聲叫喊起來;聽到捉賊聲的人們紛紛前去捉賊,最先出手的竟然是缺了胳膊的箍手阿;賊仔嚇得趕快逃跑,追在最前面的居然是瘸了腿的箍腳阿。什么是園頂?原來莆田人依從古人的叫法至今還把旱地叫成園,園頂就是旱地上。這種叫法不是憑空而生的,是有根據(jù)的。我們的祖先把田地叫成田園,田指濕地,園指旱地,把農(nóng)家生活叫做田園生活,所寫的詩歌叫做田園詩。現(xiàn)在,人們?nèi)匀话巡说亟谐刹藞@,園發(fā)“回”音。就如許多老先生仍然把公園叫成“公回”,把花園叫成“花回”一樣。
賊仔在前面逃,人們在后面逐。賊仔回頭一看,追在最前面的是個跛腳的,本不用太驚慌,可賊仔偏偏慌不擇路,竟然一腳踩空,掉進了溝里。這時我們可以想象,河溝里一定沒有水,卻發(fā)出“嗤哩”(不是撲通)一聲巨響,濺起半天高的水花。正話反說嘛,反正不要錢的。
這時候,拿來竹擔的肯定又是箍手阿,款款慢慢(慢吞吞)去勾的肯定又是青瞑阿。瞎子瞄得可真準,拿起短短的沒有彎鉤(爪)的竹擔仔隨便一勾,一下子就把賊仔給勾起來了。也不知道竹擔仔到底有多細,承擔得起承擔不起賊仔的分量?要是承擔不起,竹擔斷了或是失手了,不知道賊仔該摔個仰面朝天還是屁股朝天?這回不用擔心說錯了,怎么說都對,它們互為反話吶!
勾起賊仔一看,賊仔真的“給生大狗騷”:嘴毷毷,就像掉光了牙的老太婆,連嘴巴帶臉頰往里聚縮。鼻塌塌,鼻梁扁平倒也罷了,問題是鼻梁缺失了。目凹凹,眼睛小倒也罷了,還深深地往內(nèi)陷。整個臉糾結成一團,真夠叫英俊的。本著正話反說的規(guī)律,這應該是一個濃眉大眼隆準闊嘴的丑八怪。
長得美或丑倒也罷了,問題是這么標致的一個小伙子,什么事不好干,偏偏要去當小偷??梢娪^察一個人不能僅看外表,心靈美最重要。
還有更精彩的呢!他還長著個滿頭烏發(fā)的光禿禿的和尚頭,光禿禿的和尚頭上,偏偏又有幾根硬梆梆的頭發(fā)掃來掃去,把滿頭的秀發(fā)攪得亂七八糟。哎??!真是亂七八糟,的確亂七八糟,實在亂七八糟,這么亂七八糟地翻來覆去顛來倒去繞來繞去,把我自己都弄糊涂了,鬧得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呢!(陳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