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四季青翠,挺拔堅勁,空心有節,與“梅、蘭、菊”并稱“四君子”,又與梅、松并稱為“歲寒三友”。“竹質固,固以樹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體道。竹節貞,貞以立志”,根基牢固,秉性正直,虛心學習,志節堅貞,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竹的贊美。現實生活中,竹子,或食用,或作建筑材料,或制作交通工具,或做衣服鞋子,或作書寫材料,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近日,由市文旅局主辦,市群眾藝術館、福州群眾藝術館、寧德藝術館、秀嶼區文旅局、泉州永春文旅局聯合承辦的“匠心傳承竹藝文化嘉年華”在市群眾藝術館舉行。竹籃、油紙傘、花籃、食罩、提籃、花籃、蒸籠、擔盤……一件件精致的竹器作品是匠心的傳承,是生活的美學。來自福州、泉州、寧德、莆田篾匠帶來了他們的得意之作,琳瑯滿目的竹編作品讓廣大市民大開眼界。
竹子對篾匠來說,熟悉得就像孩子手里的橡皮泥,隨便捏,隨便造。一根根竹子在他們的手中變換,變成竹筐,變成竹簍……,每一次編織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而每一件精美竹藝作品的成形都是他們對不朽匠心的傳承。
當天活動現場,俚歌民謠,別具韻味;俏皮木偶,活靈活現;狀元人偶讓人忍俊不禁。古風禮儀,盡敘芳年華月;十音八樂,縷縷的壺蘭鄉韻;二胡與古箏的組合,演繹不一樣的天籟之音……以及一份份地道的莆田非遺小吃荔枝肉、海蠣餅、豆漿炒、熗肉、熗蠣、燜豆腐、西天尾扁食……滿滿的都是舌尖上的鄉愁。(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