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人,聽起來似“明人”
莆仙人說“媒人”,音似“明人”。
《詩經·衛風·氓》:“匪我愆(qiān,音牽)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女孩對男孩說:“不是我誤期,是您沒有好媒(mí)人。請您別動怒,就定在秋天吧。”上古時,“媒”讀為mí,與“期”押韻。明·陳第《毛詩古音考》:“媒音迷,《說文》注:媒,謀也,謀合二姓。凡詩謀皆讀迷,媒亦因之得聲。”屈原《離騷》中“媒”與“疑”押韻。清·張玉綸《毛詩古樂音》說:“媒,米平聲。”聞一多《詩經通義》:“媒讀謨悲反,音迷。”
聲母為m的字,莆仙方言有一半聲母變為b,如:木、睦、秘、密、馬、碼、牡、母、謀、模,等等。還有很多字聲母不變,仍然為m:麻、面、棉、綿、明、名、敏、民、閩、鳴、命、摸,等等。有些字則是兩個聲母并用:目(b)的,三人六目(m);石磨(b),磨(m)損;迷(b)惑,昏迷(m)。媒(buéi,音梅)婆;媒(mí)人。“媒人”這個詞,莆仙讀的正是上古之音,“mí人”聽起來像“明人”。
《晉書·藝術傳·索紞》說:“西晉孝廉令狐策夢見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的人說話。”通曉陰陽術數的索紞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這是陰陽之間的事情。”《詩· 邶風·匏有苦葉》有“士如歸(娶)妻,迨(dài,趁著)冰未泮(pàn,融化)”,說婚姻之事。君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這是媒人之事。君當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果然太守田豹求令狐策為其兒子說媒,娶了令狐策的親戚張公征的女兒,于仲春冰化成婚。后因此稱媒人為“冰人”。“冰人”只是文人用語,并未在民間流行。有人以為莆仙“明人”音是從“冰人”訛來的。非也。因為莆仙人怎么也不可能把“冰人”說成“明人”!正如您不可能把“冰箱”說成“明箱”!
2.“煩您了”讀似“盤您了”
對方為我們做事之后,莆仙人表示感謝,通常會說:“buá你了。”這個“buá”音對應的是“煩”字。煩fán,麻煩也。上古時沒有f聲母,“煩”在上古讀似buá(n)。《古文字通假字典》說“煩”與盤、般(搬)等字上古同音通用。宋·僧賾藏《古尊宿語錄》:“吾自住持已來,甚煩汝等輔贊之勞。”明·余邵魚《周朝秘史》:“彩旗飄飄出鎬城,一杯煩汝往東征。”無論是事前或事后感謝對方,都可以用“煩”字。但是莆仙人“煩”讀似buá,只用于事后感謝。現代人常用“麻煩”替代“煩”字。
3.翻筋斗
翻筋斗,莆仙連讀似“pō因nǎo”。翻轉、反轉、返轉,莆仙都連讀似“pōluǐ”。莆仙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虛空翻筋斗,向新羅國里去也。”莆仙有“錢孔翻筋斗”的俗語,謂對錢的事斤斤計較。
4.鬧熱
鬧熱,莆仙讀似“豆熱”,意為繁盛;熱鬧也。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兼呈張常侍、韋庶子、皇甫郎中》:“紅塵鬧熱白云冷,好于冷熱中間安置身。”《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只見街上鬧熱,人來人往。”宋·吳自牧《夢粱錄》:“每日清晨,兩街巷門,浮鋪上行,百市買賣,熱鬧至飯前,市罷而收。”
5.習慣,莆仙讀似“術桂”
習慣,古作“習貫”,莆仙變音似“術桂”,如“恿你(寵你)會習慣”。意思是逐漸養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大戴禮記·保傅》:“孔子曰: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小時候養成這樣的性情,習慣就以為常了。明·梁寅《詩演義》:“三歲貫女,言歲歲恣其求取,不敢違拒,故習貫以為常也。”關guān,莆仙讀guēi,這是音韻學上的陰陽對轉。同理,貫guàn,莆仙讀guèi,又弱化韻頭,變音為gèi,音同桂。
6.穿治,莆仙讀似“創治”
“穿治”,本意是開鑿經營。莆仙父母經常說幼兒“創治”人,意思為折騰人。但是漢語里沒有“創治”,可能就是“穿治”這個詞。《史記》說秦始皇初登基,即發動七十多萬民夫,“穿治驪山”,修建陵墓,收羅奇珍異寶無數,設置機關弩矢以防盜墓,并以水銀灌注模擬百川江河大海,云云。可謂名副其實的折騰“創治”。《新唐書·列傳·宗室宰相》里說,唐朝宗室李適之在天寶元年開始擔任左相,與李林甫爭權不協。李林甫為人奸詐陰險,假裝好意告訴李適之說,華山產金礦,如果開采可以富國,皇上可能不知道。李適之胸無城府,輕信其言,就慫恿皇帝開采華山金礦。皇帝咨詢李林甫,李林甫回答說:“微臣早就知道有金礦,考慮到華山是陛下本命所在,王氣所在,‘不可以穿治’,所以不敢告訴皇上您。”皇帝以為李林甫忠于皇帝,因而怨恨李適之。
7.尿褯布
褯jiè,《玉篇》褯,小兒衣。方言指尿布。《康熙字典》引《唐韻》等等韻書,慈夜切,音藉。莆仙音似“際”。莆仙方言謂尿布曰尿褯或尿褯布。
8.“象啊象”,戚戚
戚,憂慮;憂憤。莆仙人說“腹里‘象啊象’”或“腹里‘qia5啊qia5”,就是“戚”字。戚本是古兵器,如兵器在腹里攪動,引申作憂慮、憂憤。《論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李清照《聲聲慢》詞:“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戚,上古擬音似qiu;qio。《古文字通假字典》說戚、就上古音相近,“戚”與“就”可通用。
9.難難,莆仙讀似“綠綠”
難,不容易也。奇怪的是莆仙白話中似乎從未說到這個字。要么說“不容易”,要么說“lo lo7(音似綠)”。這個“lo lo7”就是“難難”,難字重疊。清·賈履上《齊天樂》詞:“算萬事難難,不分今古。”籃lán,莆仙讀似ló。聲母l和n常常混淆,所以很多人說“籃”音似nó。難nán,在莆仙白話里本應讀似nó,卻總是被讀似ló,而且總是重疊使用,讀似lo ló,又訛為lo lo7(音似綠)。
10.搖搖,讀似“hiao啊hiáo”
《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靡靡mǐ mǐ,莆仙謂吃飯或走路等遲緩,讀音如mí mí。搖搖,心神不安。莆仙人說“腹里hiao啊hiáo”。搖搖欲墜,“搖搖”亦讀似“hiao啊hiáo”。(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