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法定界樁的嚴肅性、權威性,12月16日,市民政局同仙游縣、涵江區、福州市永泰縣民政局共同完成了仙游-涵江-永泰邊界受損界樁更換工作。
當天上午,記者跟隨市民政局地名辦的工作人員前往涵江區莊邊鎮山溪村開展邊界受損界樁更換工作,本次邊界受損界樁更換工作組由仙游縣民政局、涵江區民政局、福州市永泰縣民政局共同組成。
據同行的市民政局地名辦工作人員陳一暉告訴記者,此次更換的仙游-涵江-永泰三交點界樁位于仙游縣游洋鎮里洋村、涵江區莊邊鎮山溪村和福州市永泰縣赤錫鄉念后村的交界處的石轎尾山脊上,海撥1000多米,是一座橫跨莆榕兩市三個縣(區)的界樁,界樁主要用于指示行政區域界線實地位置的標志物,保障兩市間行政區域界線走向明晰。該界樁是1999年樹立的,由于年久失修等,界樁已出現受損,按照上級有關工作部署和文件要求,對受損的界樁進行更換。
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行進了兩個多小時后,工作組一行來到涵江區莊邊鎮山溪村下田自然村,由于此行的目的地位于人煙罕至的山脊上,大家只好棄車步行前往。進入林區,映入眼簾的是翠綠的竹林,茂密的植被和各種奇花異草,回蕩在耳畔的是溪水潺潺聲,清脆的鳥鳴聲,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中,令人心曠神怡。盡管風景如畫,但大家無心停下欣賞身邊的美景,腳步匆匆趕往目的地,大家深一腳,淺一腳艱難的行進著,或踏著厚厚的落葉,或踩著羊腸般大小的斜坡,或俯身鉆過橫臥的樹干,渴了,停下喝口水,累了,席地休息,汗水在大家身上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三個多小時的翻山越嶺和一路劈荊斬刺,中午1時許,大家終于順利到達目的地。成功登頂后,大家已是饑腸轆轆、汗流浹背,顧不上看一眼山峰美景,取出隨身攜帶的飲用水和面包等干糧充饑后,又馬不停蹄的尋找界樁位置,核對坐標、拌水泥、挖坑、樹界樁、描紅……大家齊心協力又分工明確,經過兩個小時的協作,一座全新的、標準化的邊界界樁矗立在仙游、涵江、永泰三縣(區)邊界的山脊頂上,在陽光的映襯下,新的界樁顯得十分莊嚴、奪目。
“界樁是行政區域界線的永久性標志,開展界樁修復工作不僅可以加強兩市間毗鄰縣區界線管理工作的溝通和聯系,增強邊界地區群眾的團結,同時更加突出界樁的標志性和指向性作用,避免了因界樁破損、移位等問題造成的糾紛,為維護兩市三縣(區)邊界地區和諧穩定奠定了基礎,同時,對于促進邊界地區和睦相處,經濟交往將起到推進作用”。陳一暉說。
看著新樹立的界樁,大家一天的辛苦、汗水與付出頓時煙消云散,笑容溢滿了在場每個人的臉龐。來不及拂去身上的塵土,大家“連爬帶滑”的原路返回,下到山腳處已是伸手不見五指。車在返程的路上疾馳著,從山里農家窗戶透出的零星燈火在車窗外不時閃過,猶如黑夜里一顆明亮的星,照耀著每一個夜歸人的回家路,也溫暖著每一個晚歸人的心。(時報記者 翁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