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獲悉,仙游縣楓亭鎮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創造優美生態環境、打造縣城次中心為目標,積極倡導“讓森林走進城鎮,讓城鎮擁抱森林”的理念,今年來全速推進省級森林城鎮創建,促使全鎮生態面貌和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達到了“綠色延伸,河水變清,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的目標。
作為全縣唯一靠海的鄉鎮,不久前躋身全省首批8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的楓亭鎮,位于閩東南沿海中部,莆田城廂區、仙游縣、泉州市泉港區三地交界處,懷抱青山,臨海東南,距縣城27公里,下轄24個村(居),總人口11.8萬人。被譽為莆田“南大門”的楓亭,是仙游火車站的所在地,經千年孕育,鐘靈毓秀,風光奇特,具有豐富的莆仙人文資源,文物古跡天然風景比比皆是,主要有塔斗山風景區、溪海匯流、海濱觀潮等自然景觀及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中萬壽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蔡襄陵園、宋代古荔枝、會元寺、會心書院、天中玉皇殿等名勝古跡。
為進一步提升生態形象,該鎮啟動了省級森林城鎮創建,精心編制《楓亭鎮創建省級森林城鎮建設方案》,始終以綠色發展為指導,按照“自然與人文相結合,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觀優美”的創建理念進行布局,加快城鎮森林生態體系和森林文化體系建設,突出以綠色城鎮、村鎮綠化、通道綠化和屏障綠化等“四大綠化工程”為載體,傾力實施一大批造林綠化工程項目,全鎮造林綠化事業蓬勃發展。
據悉,該鎮始終把城鎮綠化納入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堅持城鎮建設開發與環境綠化、美化、生態文明齊抓并舉,著力促進綠化、美化、香化、凈化上檔次,大力推進綠色城鎮工程建設。目前,該鎮新建成一期工程總投資5300多萬元的塔斗山公園綠地,同時抓好單位庭院、居住小區和校園的綠化整治與提升,并建立專業的綠化養護管理隊伍,提高綠地管理水平,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在村鎮綠化上,該鎮大力推進新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積極引導農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坡耕地、拋荒地、宜林荒山荒地、低質低效林地),種植珍貴和優良鄉土樹種,做到“造林造景造福,綠化美化彩化”一齊抓,以綠化促美化、綠化促文明、綠化促致富,努力打造具有森林風貌、山水風情、田園風光特色的美麗鄉村,完成新建鄉鎮公園1處、新增鄉村公園(星星生態園)面積100畝及花卉苗木基地2處等特色生態產業基地,促使以森林山水為重點的生態旅游和以花卉園藝等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在通道綠化上,該鎮不僅建設以楓慈溪為主軸的城鎮綠道,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健身游玩等,還抓好濱海大道和仙港大道、鐵路沿線楓亭段綠化,縣鄉道路楓亭段綠化的補缺補漏和高速路口至仙港大道綠化提升,實現高速公路、國省道等交通干線綠色通道建設的全面貫通,縣鄉道可綠化里程綠化率達94.61%。 (陳國孟 鄭凌生 吳建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