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農民素質,打造農業特色。日前,鐘山鎮常豐農民合作社社員謝麗花、周美華等97位農民學員在鐘山鎮麥斜村免費接受為期5天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他們通過“集中授課+田間實踐”的方式學到現代農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受益匪淺,對下步傾力發展現代農業、致富奔小康充滿信心。據悉,至今年底,全縣計劃在度尾、大濟、榜頭等鄉鎮完成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6個班次,1200多位農民參加培訓,旨在培育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據了解,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生產為職業、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且達到一定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主要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類。該縣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作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支撐的重要抓手。今年,該縣重點開展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計劃至今年12月完成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200人,培育對象年齡一般在18-60周歲之間,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生產經營型)、現代創業創新青年、農業產業扶貧對象為重點,突出抓好實用型、技能型全程免費培訓,培訓時間累計每個學員不少于5天30課時。
為扎實推進全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該縣去年底出臺《仙游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認定及扶持辦法》,對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三類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定和扶持作出明確規定。據悉,上述每種類型新型職業農民由縣農業部門實行分級認定,按照應具備以下條件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遵循公平、公開和農民自愿原則經申報申報、審核、公示和頒證等環節確認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作為享受扶持政策的有效憑證,并對通過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實行動態管理。
據悉,新型職業農民獲“認證”可優先在金融、項目、教育培訓、指導服務和激勵表彰上享受政策扶持,接受各級政府的跟蹤管理服務,但如有違法行為和不誠信行為以及不良信用記錄或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或不再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則收回新型職業農民證書,不再享受相關的扶持政策。對經認定的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現有農業優惠政策和項目優先向傾斜,縣農村信用社、縣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提供金融授信和優惠政策,優先參加各類技術培訓和優先推薦參加“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評選表彰活動,同時縣里組織農業科研單位專家和有關部門專業人員,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政策咨詢、農業創業和“五新”技術應用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他們提高創業能力。(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