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武,秀嶼公安分局東莊派出所社區民警,是無數“雙警家庭”中的一份子,2011年他的愛人加入福州公安系統,2014年鄭德武在莆田也邁入公安隊伍,開始了與他愛人相隔近100多公里的異地生活。從警以來,他總是保持著工作往前沖的滿腔熱血,經常早出晚歸,時常加班加點,夫妻相聚的時間少之又少,對他來說,兩人能坐在一起吃飯就是最浪漫的事了。
“雙警家庭”向來是公安系統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夫妻倆把警服穿成一輩子的情侶裝,令人羨慕不已,但在常人看不見的背后,是一對情侶的愛和犧牲,一個家庭的聚少離多。闔家團圓、共享天倫是每個人所期盼的幸福,而萬家燈火、百姓安寧是每個警察的守望。
●腳踏實地“走百家門,解百家事”
社區民警的工作瑣碎而復雜,要做到知民情、解民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腳踏實地的“串百家門,知百家事”。然而從小在外地長大的他,依然講不來流利的莆田方言,但在社區民警的崗位上,他不得不每天擠出時間下鄉,聽群眾說些“家長里短”的事;他的本子,記錄了求助群眾的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人,大事小事都裝在心里,社區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他風雨無阻的腳印,轄區的每家每戶記錄了他孜孜不倦的身影。
2018年11月26日,蘇田村蘇某領取到戶口本時,緊握鄭德武雙手一再表示感謝。蘇某在丈夫及兒女的陪伴下到東莊派出所申請解決無戶口問題。此前,蘇某是從老家江西過來,婚嫁多年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戶口遷移問題,不曾想事經多年,老家父母過世自己又常年在外,人口普查時也未登記到自己的戶口,如今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了解情況后,鄭德武積極協同戶籍民警聯系江西當地派出所協助核查,但因年代久遠,部分戶籍資料缺失查詢無果,為盡快替蘇某解除“心病”,鄭德武利用休息時間,積極走訪其親屬及知情者做相關筆錄材料,經多方核實確認,蘇某補錄了戶口,蘇某一家非常激動,說這薄薄一頁紙,解決了她的“心病”,對鄭德武的認真負責贊不絕口。
他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懷著殷殷愛民之心,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公安為人民”,守護著千千萬萬個小家,在他的身影之后,留下的是一串串閃光腳印。
●“雙警家庭”:“愛戀情歌”情牽100多公里
2018年6月他的愛人二胎即將臨產,這本該多利用休息時間回家照顧愛人的時候轄區連續發生十余起手法類似的破窗破門入室盜竊案,犯罪分子以監控死角為庇護,繞過電子眼拍攝范圍,反偵察能力強,未在現場留下任何指紋,來無蹤去無影的,這讓鄭德武毫無頭緒,而報案失竊群眾卻與日俱增。案件偵破難度極大,鄭德武犧牲陪伴愛人的時間,花大量時間在案件的分析研判、推斷尋找突破口,最后終于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吳某,將其抓獲,為群眾及時挽回了經濟損失,在愛人臨盆前被所領導“趕”回了家。
現在除了與愛人有著兩座城市距離的還有他的兩個寶寶,孩子隨他愛人在福州生活,一家人只能趁周末休息時趕個100多公里的路程相聚一下,碰到等級響應,連周末的相聚也得化為泡影。他把心捧給了群眾,同為警察的愛人,也有她要守護的一方百姓,也有她要履行的職責,一家兩口子就憑著對公安工作的滿腔熱愛,毫無怨言地拼搏在公安工作第一線,對家庭照顧的太少,對父母、愛人、孩子虧欠的太多。
但也正是他們的相同,讓他們選擇了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相互體諒,在彼此的鼓勵中共同前進,將小家融入大家。
“雙警家庭”,因為同一個夢想,選擇了同一份職業,因為同一份信仰,選擇了相守一生,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忠誠刻在心里,不懼苦累,并肩作戰,相濡以沫,一起承載幸福的力量。(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