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拮據,莆仙讀似“克虧”
拮據jiéjū,莆仙讀音似“克虧”。比如,她寡居牽子,大拮據?!对娊洝め亠L·鴟鸮》:“予手拮據,予所捋荼?!鞭讚?,原指鳥銜草筑巢,手爪勞作為病不能屈伸自如,后亦泛指艱辛操勞。顧炎武《明季三朝野史》:“隆武(南明皇帝)以同升為詹事兼兵部左侍郎,巡撫南贛,拮據勞瘁,於十二月十日卒於贛州?!鼻濉ゎ欁嬗怼蹲x史方輿紀要》:“馬塈,宋名將也,拮據靜江而卒為蒙古所陷?!爆F在更多用指經濟狀況不佳。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漢語都沒有“克虧”或“刻虧”這個詞。近現代的“刻苦”一詞可能自“拮據”音變而來。
2.泛蚮猴,泛水燈
泛fàn,(使)漂浮?,F在莆仙方言讀中古音似“漢”,如泛濫。但是上古沒有f這樣的聲母,“泛”字的上古讀音似bàn,這個讀音仍然保存在莆仙方言里。莆仙俗語有“泛水燈,一個續一個”“蚮猴一尾一尾泛”“溪船逐只泛”,意思都是很自如,慢慢地逐個地做。北宋《冊府元龜》:“(晉朝將軍李矩)使壯士三千泛船迎皮(敵方將領張皮)賊,臨河列陣?!彼巍段鍩魰罚骸澳戏朔捍比藫u櫓?!薄胺拧迸c“泛”二字音近,“泛”字中古變音似“漢”,人們說這個bàn音,常常就直接記音為“放”字。宋·梅堯臣《鬼火賦》:“放舟于穎水之上,夜憩于項城之野。”但是“放舟(船)”上古與“方舟(船)”相通,是兩船并在一起的意思。所以文人們仍然更多使用“泛舟(船)”,如蘇軾《前赤壁賦》:“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泛水燈,亦作放水燈。農歷七月半是中元節,夜里人們在河面上漂浮水燈以祭祀鬼神,并成為一種娛樂。莆仙人還經常說“泛泛然”這個詞語,音似“辦辦前”,意思是很一般。如,我做什么都是泛泛然。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戴思顏》:“(戴思顏)有詩名,氣宇盤礴(磅礴),每有過人,遂得名家,豈泛然矣?!?/span>
3.布田范,做人有范
范fàn,鑄造或印制東西所用的模子,木制曰模、竹制曰范(範)、土制曰型,亦籠統稱為模型、模范。莆仙讀音似犯人的犯(han5),是中古讀音。但是莆仙方言還保留著“范”字的上古讀音,似ban5,似“辦”。如俗語:做人有范;心肝有范。謂做人或愿望有分寸。南洋平原上布田,每人一遂(一道),用蘆葦稈的皮搓成的布田索隔開,一橫插九株水稻秧苗。農民根據自己喜歡的疏密,把竹片做成約五尺半到六尺長的“范(音辦)箠”,以準則布田索之間的一遂一遂的寬度。
4.嘴豁豁
豁huō,呼括切,缺損,殘缺。莆仙讀如hüo5或hio5。如,嘴豁豁。
5.大家
大家,指婆母,莆仙方言讀似“達歌”。家,古牙切。明朝陳第名言:“今人所說葉音,原是古人本音?!薄犊滴踝值洹芳遥骸坝秩~古俄切,音歌?!豆棚舫w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家”與“何”押韻,音歌。
6.蹣跚
蹣跚pán shān。莆仙單字各讀為“潘suā”,連讀如“潘nuā”。笨拙而行動不便貌,常常用于小兒或老者,或成年之肥胖者?!短綇V記》:“老夫欲至咸陽,則蹣跚不能良行?!彼巍り懹巍娥嚭小罚骸袄衔檀拱耸瑨斜谛雄橎??!?/span>
7.“吃煙”
煙,原指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氣狀物。又指煙草及其制成品。明·方以智《物理小識·草本類》:“煙草,其本似春不老,而葉大于菜?!贝翰焕希q達菜。煙音同燕,在平水韻下平一先,與先、前、年、娟、船、純等字同韻。可知莆仙說抽煙,就是“吃煙”,不是“吃熏”。
8.泳
泳yong3,《說文解字》:“泳,潛行水中也。”《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逼蜗伞坝尽弊肿xnǔng,或lǔng。作“踩水”或“在水中直立游動”解,與潛泳之古義不同。
9.“溓凊席”
溓xiàn,以水浸物,使冷卻?!都崱罚骸皽?,乎監切,音陷。沉物水中使冷。”莆仙音嚴去聲。如,把剛從沸水里煮熟的雞蛋放到冷水里溓一下,殼兒容易剝開。莆仙俗語:“溓凊席,謂遭冷遇?!?/span>
10.樹pō者,樹標也
漢語讀音中經常弱化或省略韻頭或韻腹或韻尾。天,上古讀音似tien,莆仙弱化韻頭,讀音似ten,也可以弱化韻腹e,變音為tin。馬王堆帛書《養生方》里提到動物“斑蝐”,即斑蝥?!豆盼淖滞僮值洹氛f:“《神農本草經》作‘斑貓’‘斑苗’?!薄墩f文》:“斑蝥,毒蟲也?!鄙瞎艜r候,貓、苗、蝥讀音相同,因而成為通假字。三字上古都讀近似mio音。后世“苗”字基本保持原讀音mio,而貓和蝥則弱化其韻頭i,讀似mó,莆仙方言也讀貓、蝥為mó。
《莊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鼻f子主張無為而治,認為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賢才,不重用能人。君上如樹pō、樹枝無心于上,百姓如野鹿無拘無束。晉·盧諶(chén)《贈劉琨》:“綿綿女蘿,施于松標。”蘿與標押韻。女蘿,植物名,即松蘿,多附生在松樹上,成絲狀下垂。施,附著,莆仙讀似“以”。古人把樹干稱為本,把樹枝稱為標。這是標的本義。古代醫學里所說的先治標或先治本,或者標本兼治,這標和本都是引申意義。
南朝劉敬叔《異苑》故事:元嘉十四年二月,太守梁清住所之外屢有異光怪聲,令女婢松羅前往查看,……又看見一物形如猴,“懸在樹標”。
標(標)的聲旁為票,上古讀音似pio。飄、漂、瓢、剽等字讀音從pio。標(標)、膘、鏢、摽等字讀音從bio。但是有的字聲母可以是b,也可以是p。如:驃piào,驃勇(驍勇也)。漢朝將軍有名號曰“驃騎(亦作票騎)”黃驃(biāo)馬,黃毛夾白的馬?!皹恕弊趾笫廊宰x如bio,漢語拼音作biāo,但是“標”作本義“樹pō”時,在莆仙方言里卻讀為pō,省略了韻頭i,聲母也變為p。漢語和方言里很多字聲母b與p互相轉化,如:“皮”字在上古、中古讀似bio,在北方方言、普通話變音為pio或pi,在莆仙方言則變音為puei(陽平)。佩,莆仙仍然讀如上古音,音倍(buei),北方方言和普通話卻讀pèi。曝,上古讀音似bo。然而莆仙方言卻讀po??梢姟皹錁恕逼蜗煞窖宰x如“樹pō”學理上說得通,亦不足為奇。(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