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古裝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古人在付錢或者取東西的時候,都是從袖子里面拿,仿佛變戲法一般,而袖子就好像一個百寶箱,里面什么都可以放。那么,古代人們把東西放袖子里為什么不掉呢?
古代,有身份的人穿寬服大袖。袖子里縫有口袋,那個口袋開口的方向與袖子是相反的,而且口袋呈收口的梯形狀。這樣,把銀子、書信什么的放口袋里,即使雙手下垂或作揖什么的,里面的東西也不會掉出來。正因為袖子經(jīng)常裝錢財,所以才會用“兩袖清風”來形容清貧。
還有些所謂“袖刃”“袖箭”,即衣袖里所藏的小刀、短箭?!靶湔洹钡脑馐侵敢滦淅锼匦〖淦嬷?。古人衣袖不僅可藏裝小的物件,還可藏匿大的東西,如“竊符救趙”故事里,信陵君矯旨奪兵權殺晉鄙所用者,即“朱亥袖四十斤鐵豬”。
不過,古人的衣服袖子里也不全都有口袋,只有上層階級的人或是有錢人才會穿寬袍大袖的衣服。而平常百姓穿的衣服袖子叫做琵琶袖,袖口很小,一般跟手腕差不多大小,可以放一些小的東西。普通老百姓在干活時,一般會把袖子綁起來。
不過古人也不是所有東西都放在袖子里的,畢竟這樣不太方便。一般都是放在胸口的衣襟里面,或者塞進腰帶,也有的在腰間掛上一個荷包。再者古時候一些王孫貴族,都是把東西打包起來,讓下人拎著送回家。而往袖子里面放東西或者取東西,多半是發(fā)生在上朝的時候,或者兩個大官見面時,畢竟在這種場合下,伸手到懷里掏東西不太雅觀。(任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