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林春盛
為進一步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倡行“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和諧之海”的海洋觀,增進海絲沿線文化相通、經貿相融、民心共鳴、發展共享,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尋求新途徑、探索新機制、打開新局面。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一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在湄洲島舉行,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革中央,澳門特區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自然資源部宣教中心、澳門特區政府旅游局、民革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莆田市人民政府等聯合承辦;莆田市委宣傳部、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莆田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鄉村振興集團等聯合協辦。本次主題為“媽祖文化·海洋文明·人文交流”。
11月1日上午8時30分許,第二十一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媽祖祭典)在湄洲島媽祖祖廟天后廣場舉行,參加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與會嘉賓、“海絲”沿線部分國家和地區代表、臺港澳媽祖文化機構代表以及媽祖信眾等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上舉行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祭典表演、三獻禮以及向媽祖行敬獻花籃禮等。
據介紹,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一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期間,除了舉行“媽祖文化與海洋文明”主題論壇外,還舉行了媽祖文化與兩岸心靈家園、媽祖文化與海洋生態文明、第五屆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媽祖與航海、媽祖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北高黃金珠寶產業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第二屆“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媽祖文化與產業融合、媽祖文化與海洋牧場、媽祖文化與醫療健康等10個平行論壇。同時,還舉行了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15周年紀念大會暨三屆四次會員大會、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圣地 美麗莆田”旅游推廣大會、智慧湄洲高峰論壇、海峽兩岸媽祖文創展、第四屆“湄洲女發髻”表演賽、海峽好歌聲——首屆“媽祖杯”青年歌手大賽、2019海峽兩岸海洋經濟展覽會和經貿項目簽約儀式等配套活動。
專家學者“把脈” 打造“智慧湄洲”
10月31日上午,以“科技、旅游與媽祖文化”為主題的智慧湄洲高峰論壇在湄洲島舉行。作為本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重要部分,智慧湄洲高峰論壇旨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湄洲島”重要囑托,深入探討智慧城市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為智慧湄洲建設出謀劃策、獻智獻力。
會議邀請了清華大學、重慶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成功大學、日本金澤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近50名兩岸高校專家學者參會。會議還邀請了數字中國研究院(福建)、臺灣智慧城市發展協會、福建省智慧城市協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大數據專業委員會、清華海峽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等多個學科與行業協會及來自兩岸產業界的各位代表參會。
會上還舉行了祖廟3D打印模型捐贈儀式、湄洲島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其中,由清華海峽研究院等9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湄洲島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將開展湄洲島未來30年規劃、智慧城市領域科研、城市體檢、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社區、信息平臺搭建、標準評價、規劃咨詢、無人車、測試與評估及基礎研究等工作。這將極大地帶動智慧湄洲乃至莆田市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出智慧城市未來發展的莆田標準。
保護海洋生態 展示海洋經濟
為認真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好湄洲島的重要囑托,進一步把湄洲島保護好、發展好,做到早謀劃、早行動,提升各項工作水平,落實第四屆媽祖文化論壇中“海洋產業經濟展”模塊,充分展示海峽兩岸海洋經濟系列成果。
10月31日-11月2日,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莆田市人民政府主辦;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農業農村局、湄洲島管委會承辦;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有限公司為協辦單位的“潮起湄洲 海韻天下”為主題的“2019海峽兩岸海洋經濟展覽會”在湄洲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舉行。
本次展覽會共設有閩臺灣海產品區、海洋工藝品區、海洋產業裝備區、莆田市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區、莆田市漁業產學研示范項目區、休閑漁業區等六個展區。
加強文化交流 推動融合發展
10月30日-11月1日,第五屆(2019)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湄洲島舉行。
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西南交通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莆田學院以及來自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越南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大仁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開平大學等100多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媽祖文化與兩岸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強世界媽祖文化學術成果交流,促進媽祖學學科的構建和發展。
莆田學院黨委書記陳柴生向與會專家、學者簡要介紹了莆田學院長期以來致力于媽祖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據介紹,長期以來,莆田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平臺建設為依托、以服務社會為宗旨,集中全校力量,協同校外資源,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學院先后獲批成為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福建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高校新型智庫。承擔了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在內的10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40多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出版整理了50多部學術著作和資料匯編,發表了200多篇相關學術論文。建設了目前國內獨有的、最大的媽祖文化研究數據庫?!镀翁飳W院學報》創辦媽祖文化特色專欄,創辦了對外交流刊物《媽祖文化研究》,在媽祖文化研究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
今年是媽祖信俗列入世界非遺十周年,莆田學院在媽祖文化“科學化、理論化、學科化、時代化”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獲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項目5項,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出版了《媽祖民俗體育文化及產業化研究》、《媽祖文化跨語境傳播的話語模式建構》、《文化媽祖研究》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53篇,研究報告《借鑒臺灣經驗推動媽祖文化與鄉村治理融合發展》《關于發揮媽祖文化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的建議》得到省領導批示。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需要,全面開展對外、對臺媽祖文化學術交流與合作。
學術交流研討 打造文化品牌
11月1日下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湄洲島召開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平行論壇“媽祖與航?!睂W術研討會。來自馬來西亞,臺灣、香港、澳門以及上海、天津、湖南、遼寧等國內外高校和機構的6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
據悉,本次學術研討會是在前期認真籌備基礎上召開。早在今年8月份,就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海事大學、馬來西亞雪隆海南會館共同發出舉辦主題“媽祖與航?!钡难杏憰魑牡耐ㄖ?。通知發出后,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截止會前共收到論文41篇。各位專家學者積極圍繞主題,認真撰寫論文,討論的相關問題較廣泛,提供了不少新觀點和新材料。整個征文過程組織嚴謹有序,研討范圍廣泛,學術成果突出。
弘揚海洋精神 共織文化紐帶
11月1日下午,“媽祖文化與海洋生態文明”平行論壇在湄洲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會址舉行,旨在傳承媽祖文化、弘揚海洋精神,激勵民眾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紐帶。
論壇由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莆田市政府以及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由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承辦。
據悉,本次論壇為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10個平行論壇之一,圍繞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深入探討媽祖文化在保護海洋生態、建設海洋文明中的作用與實踐意義。
莆田是媽祖海洋文化的發祥地,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仰”的發源地,擁有獨特的海洋區位、海洋資源和海洋文化三大優勢。全市海域總面積1.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近3倍,海岸線總長443公里,可開發港口岸線近100公里,擁有11個有居民海島和256個無居民海島。近年來,莆田市加快建設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從2016年起已連續舉辦3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海洋領域專題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