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苦練 提高業務技能
2014年6月,蔡彬因崗位調整,第一次接任戶籍崗位,剛接觸新的戶籍業務工作,蔡彬一時不知如何下手。有一次被來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問得“啞口無言”,蔡彬并沒有為自己找客觀理由,而是刻苦努力學習,克服剛接手戶籍工作的茫然,積極向老戶籍民警和上級業務部門請教,學習辦理戶籍的流程和經驗,并不斷地鉆研有關的法律規定和文件,做到學以致用。
為了更好地熟悉業務,蔡彬時常利用下班時間翻看以前業務檔案材料,并在學習和辦理當中發現問題及時請教,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戶籍管理工作,確保熟練掌握業務知識。
“由于蔡彬的勤奮努力,我所戶籍臺賬清晰齊全,業務辦理情況準確,多次受到上級的肯定和群眾的‘點贊’。”該所教導員周開進肯定地說。
服務群眾 盡心盡力解民憂
戶籍窗口就像是一個濃縮的小型社會,形形色色的群眾前來辦理業務,戶口、身份證問題一直是不少群眾的“心頭事”,而群眾的心中難事,經過蔡彬的細致工作,都讓群眾滿意而歸。
2016年12月,轄區村民陳先生到所里向戶籍民警反映,其妻子徐某五十五歲了,共同生活了近35年,一直沒有戶口,多年來因這個問題,沒有醫保沒有補貼,多年的就醫費用已經耗盡家里面的所有積蓄,希望派出所予以幫忙落戶。
原來,陳先生妻子徐某15歲時與他人來福建打工,后與家人朋友親戚失去聯系,流浪數年之后無意間與陳先生在一起生活,就一直扎根該處。因精神上有點問題,未辦理結婚證,至今未落戶,系歷史遺留的“黑戶”問題。
蔡彬了解到相關情況后,與責任區民警一同主動開展相關走訪、調查取證工作,最終成功為徐某辦理戶口。當拿到嶄新的戶口本和身份證時,陳先生激動地對蔡彬說:“蔡警官啊,你為我的家庭解決一個幾十年的大問題。”
“正是秉承著‘絕不擱置不管、絕不失信于民、絕不升級矛盾’的信條,‘禮’字當先,才能展現邊防警察的良好形象。”周開進感慨地說道。
竭誠為民 以禮待人重服務
“一次能辦成的事,決不讓群眾跑第二次”是蔡彬工作中一貫恪守的諾言。
因為戶籍窗口作為派出所接待群眾的“第一扇門”,直接體現了派出所的工作作風與精神風貌。工作中,蔡彬堅持文明用語、規范服務。對待群眾,蔡彬始終帶著深厚的感情,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一面鏡子,一把尺子,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蔡彬總是以一顆平和、寬容的心去對待,從不因個別人的不理解和刁難而斤斤計較,而是耐心、細心地去跟群眾解釋相關的法律規定,從而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認可。”同事都這樣評價蔡彬。
蔡彬自接手戶籍崗位以來,累計在非上班時間為群眾服務120余次,登門服務50余次,通過群眾反映情況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1次,解決疑難戶口共達55件。
“戶籍崗位時時刻刻體會著人間冷暖,有為新生兒落戶時的喜悅,有家人故去銷戶時的悲傷,有結婚入戶時的甜蜜,也有離婚遷戶時的落寞,蔡彬都是一絲不茍地履行著平凡而又重要的崗位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以禮待人,履行好自己身為廣大群眾‘戶主’的職責。”周開進如是說。(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高國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