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方便了,環境優美了,居住在這里比以前舒服多了……”盛夏時節,漫步在宮口河畔,和風輕拂、河水潺潺……如今的宮口河已連續一年保持水質達標,昔日的“臭水溝”已蛻變成為鬧市區的一條親水“綠色走廊”。前后對比,宮口河的華麗轉身贏得群眾的連聲稱贊。
宮口河是流經涵江城區的主要河流,曾經污染嚴重,一度成為“臭水溝,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督促下,宮口河開始徹底整治,于去年6月,通過了生態環境部、住建部組織的宮口河等黑臭水體整治專項督查。
“這條溝我見證了它的變化!沒有整治以前宮口河邊蒼蠅蚊子多的是,整條溝臭臭的,都不敢開門窗。整治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河清了,水綠啦。我們晚上吃完飯就在河邊聊天散步!”蔡女士從小在宮口河邊長大:“去年從這條溝挖起來的污泥有幾百車,我在現場看得很清楚,一天好幾部車子來往穿梭,把河溝里的淤泥徹底挖起來,挖起來以后再把河溝沖洗,沖洗到見底為止。”
治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還給市民一泓碧水。“為市民提供宜居的生態環境,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涵江區住建局局長凌文東說,宮口河黑臭水體的治理,涵江區主要采取堵疏結合,多部門聯動,從2018年1月份開始,從南岸進行EPC招標,由中正海峽進行施工,南岸總共700米,采用了6個溢流井,還有一個提升泵站。通過周邊雨污分流之后,通過污水管網(對污水)進行收集;第二個方面,采取清淤,在堵疏結合的同時,從住戶方面進行污水管網的監測,河底是通過清淤,通過PPP水環境治理的投資15.38億元進行啟動清淤,總共清淤有4.8萬立方,清淤的高(深)度接近1至2米。
另據了解,在宮口河成功治理的基礎上涵江區還全面推進河網治污工作,對排污口進行排查封堵倒逼排污口整改,同時完善城鎮污水處理和配套管網建設,新建污水處理廠,切實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和水平。實現城鄉保潔全覆蓋、河道保潔常態化。 (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