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豐富少兒暑期生活,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激發孩子們的創造積極性。近日,荔城區文化館舉行暑期少兒扎染藝術創作體驗活動,讓在場的20多位小朋友在親自動手設計的過程中去感受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體會扎染的藝術魅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學生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扎花、浸染、漂洗、熨燙、晾曬。扎花,在布料上畫出不同的花紋圖案,然后使用撮皺、折疊、翻卷、擠揪的方法,使之形成一定形狀,再用針線進行縫合纏扎。浸染,將扎好的布料放入染盆中浸泡10至15分鐘。漂洗,將布料撈出放入清水中,將多余的染料漂除。熨燙,將漂洗過的布料熨燙平整。晾曬,晾干后將線拆除,被線扎纏縫合的部分未受色,呈現出空心狀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受色,即是“地”。至此,一塊漂亮的扎染畫就完成了。
據文化館林淑嫻介紹,在今年的近兩個月暑期之中,荔城區文化館在有關部門志愿者配合下,先后舉辦了國畫、創意繪畫、中國結編織、皺紋紙花制作、油紙傘、扎染、尤克里里等多種少兒公益藝術體驗活動,為廣大少年藝術愛好者提供專業、優質的培訓,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少年的文化藝術修養和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
近年來,荔城區文化館不斷豐富陣地培訓服務內容,通過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各類免費輔導、培訓,讓廣大百姓在家門口享受高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切實提高了轄區群眾文化藝術水平。 (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