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組織開展“城市綠心規劃保護”專題調研
本報訊 為了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4月15日,市政協副主席陳文儒、秘書長呂品帶領部分市政協委員、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就“城市綠心規劃保護”開展專題調研。
調研組成員深入綬溪公園和南北洋城市生態綠心實地察看,并召開座談會認真討論。調研中,委員們一致認為,“綠心”是莆田“荔城水鄉”特色的集中體現,是莆田整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營造城市特色的關鍵要素,對締造環境優美、生態安全的城市空間結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積極地加以保護和利用。
據悉“綠心”是莆田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并確定的,是風貌獨特、不可多得的城市內部的生態空間,以北洋和南洋平原荔林水系較為發達的地區為主體,初步確定總面積為65平方公里,其中屬北洋平原用地約為25平方公里,屬南洋平原用地約40平方公里,基本地貌為農田、村落、水系及沿水岸的荔枝林帶。
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陳文儒強調:一、思想認識要高度統一。保護、治理、建設“綠林水鄉”事關莆田的科學發展,事關莆田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更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迎省運、講文明、樹新風”的高度,增強規劃保護的堅定性、主動性。二、規劃設計要創新超前。規劃一定要高起點、高標準,適度超前,體現科學和創新性,體現莆田的特色和利民的功能。三、保護治理要強硬舉措。要明確保護治理界線,出臺保護治理辦法,建立保護治理體制和機制,落實保護治理責任,切實把造福子孫的好事做好。四、建設管理要加大力度。要把規劃、保護、建設擺上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增強緊迫性,制定實施計劃,加大投入,扎實推進。要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努力營造全民支持、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時報記者 林海蘭 彭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