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漫步在荔城區西天尾鎮吳江村荔枝林帶景觀棧道上,清風徐徐,好似愜意。相較于以前,如今這里河水變清了,河岸邊荔枝林帶郁郁蔥蔥,風景獨特,成為群眾散步觀景、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以前的河里非常臟,除了塑料袋、塑料瓶還經常會漂浮一些死魚死鴨什么的。”吳江村村民林清霞告訴記者。此前這里垃圾亂扔,生活污水直排,大量散養家禽,導致河水變黑發臭。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全面整治,如今的吳江村不僅水質從過去的劣Ⅴ類達到現在的Ⅲ類,其村容村貌更是有了極大的改觀。而這正得益于該村對小流域的系統整治。
據了解,吳江村位于木蘭溪北洋流域,是我市16個水質監測點之一。吳江村有870戶,人口2953人,為了對吳江村生活污水進行整治,2017年荔城區將吳江村納入城鄉污水整治PPP項目中,通過新建或改造三格式化糞池、鋪設污水管網、修建污水提升泵井,對吳江村污水進行集中全面處理。
吳江村村支書楊家添介紹,為了同步深化水岸協同,有效改善河岸環境,鎮村干部一戶一戶走訪、摸排,宣傳生態環保治理提升理念,勸說、制止、杜絕群眾亂排、亂占、亂養等影響水質的行為,清理了沿岸的垃圾雜物,拆除了違章侵占河道的建筑和雞棚鴨舍,并進行了清淤護岸。同時加強群眾監督參與工作,聘請10位村民擔當河道監督員,加強社會監督,成立水質提升基金會,社會捐款12萬元,全部用于河道、河岸整治,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據悉,為改善河道生態,全村共鋪設了3928米污水主干管和3848米的戶收集管,將村民的生活污水收集進入管道內,建成的2個污水提升泵站將收集到的污水,接入市政污水主管網并得到有效處置。同時將原來排向河道的60個排污口也接入污水管道內,達到了阻斷河道污染源的目的。
通過治理,河道生態得到了改善,水質得到逐步提升,繪成了一幅魚群暢游淺底,白鷺臨河而居,紅荔掛果垂枝的荔林水鄉畫卷。吳江村村民曾星堯說:“河流經過整治,空氣新鮮了,環境變美了。看到村里的變化感到非常高興。”
“吳江村是西天尾鎮‘綠心’宜居環境建設試點村。”西天尾鎮宣傳統戰委員王向鵬介紹,接下來,西天尾鎮將以點帶面,與后黃村跟南少林、林山村還有象峰村進行串連,吳江村將打造城市“綠心”做到西天尾鎮鄉村休閑2日游的品牌,目前正在規劃當中。
吳江村的水質提升是荔城區全域治水的一個典型縮影。近年來,荔城區以全面落實河長制為抓手,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城鄉一體、水岸協同保潔機制,PPP治水+水質考核模式,污水整治、城鄉覆蓋模式,智慧水務、科技管水模式等荔城治水模式,樹立“全域治水綜合管護”的治水典范。(時報記者 吳芹芹 實習生 陳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