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華
兒時的暑假,沒有培訓班,除了兩本暑假作業,便是幫父母做家務。也正是在漫長的暑假里,我學會了煮飯、燒菜、洗衣、扯豬草、放牛等。這些家務活,可以說是農村每個孩子必須學會的活兒。
那時候,大人盼暑假的心情比孩子們還要急切。因為孩子們放假在家,可以幫大人做家務。我們的暑假,可以用“家務”暑假來形容。
那時候,煮飯可不像現在這么簡單。沒有電飯鍋,沒有液化氣灶,用農村的大灶煮飯燒菜是一道繁瑣的工序,因為一邊煮一邊要往灶堂里添火,一個人要顧鍋里也要顧灶里。掌握不好火候,飯就會煮爛,菜就會燒糊,或是半生不熟。煮好后,把粥盛起來,就可以炒菜了。
菜基本都是自家菜園里的蔬菜,除了要掌握火候外,還要想著法兒做出新花樣來。每天都是吃自家種的茄子、西紅柿,外加葫蘆和絲瓜。我曾經用白糖拌西紅柿,獲得父親的稱贊。看到家人吃得格外香甜,那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比擬的。
扯豬草是我們那時候每天的必修課。吃完早飯,我們便挎著竹籃,約上好朋友,出外扯豬草去了。田埂邊,荒地里,都是我們的身影,一路說笑,干起活來也不累。干完活兒,也無視天氣炎熱,找塊寬敞的地兒,我們便玩耍起來了。沒有什么玩具,跳房子、跳皮筋,這么簡單的游戲都玩得不亦樂乎。直到要回家做午飯,我們才挎著竹籃戀戀不舍地奔回家。
當然,收拾房子也是必須要會的。沒有吸塵器,也沒有拖把,地面是黃土,這就需要先灑上一點水,再用掃把清掃。每天早上,都要把房子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清掃一遍。屋子里家具簡單,也要細心地擦拭一番。那時候的家雖然簡陋,卻因為整潔而顯得溫馨。
因為有了“家務”暑假,我們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也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好品格。“家務”暑假,雖然辛苦,但因為從小體驗了生活的艱辛,才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