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珠
小時候,我住的鄉下還沒有通電,炎熱的夏天到了,自然就沒有電風扇可吹,更沒有電視可看;勞累了一天的鄉親們吃完晚飯收拾好碗筷后,便呼朋引伴地出發了,在這支隊伍中,小孩子在前面蹦蹦跳跳地開路,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大人們一邊聊天,一邊不急不躁地搖著一把蒲扇跟在后面;有的人腋下還夾著一張舊的草席呢,也許你會好奇地問:“你們這是要去哪里?”
我們“組團”要去沙灘上睡覺,去沙灘上睡覺,你聽了是不是嚇一跳呢?是的,沙灘是個好去處:不但開闊,而且沙灘上到處都是厚厚的金色的沙子,且一粒粒沙子非常干凈!海風徐徐地吹,送來一陣又一陣涼爽的風,海浪涌到岸邊,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又戀戀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生生不息地撫摸著。鄉親們自然要把沙灘作為乘涼休息的首選之地,雖然天空不能為被,但沙灘卻可以當床呀。每當休息的時間點到了,鄉親們慢慢地放平了身體,躺在上面,一陣陣清涼透過沙子直抵全身,此時內心沉靜,睡意不請自來,沙子會隨著人的睡姿的變化而變化……
瞧,南風溫柔地吹著,沙灘上到處都是撒歡的小孩子,我們當時都是穿拖鞋,在沙灘上印下了一個個深深淺淺的腳印,抬起腳來的時候會帶起一些沙子,它們有的多情地附著在我們的腳上,有的揚到了我們身上,甚至揚到了頭上,但我們一點都不在乎,沙子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有時干脆就把拖鞋交給媽媽保管,光著腳丫盡情嬉戲。
有的小孩子在沙灘上追逐打鬧,灑下了一路的歡聲笑語;有的小孩子則追逐著浪花在不知疲倦地奔跑著,銀鈴般的笑聲灑向海面;有的小孩子會挖個洞,挖著挖著,有時還會侵犯到小精靈——螃蟹的窩,它們全身雪白,是螃蟹中最漂亮的,奔跑的速度也是最快的,面對不速之客的造訪,它們驚慌失措,逃之夭夭。小孩子把自己的雙腿深深地埋進沙子中,讓清涼從腳底一點點地直達全身,直到腳有點麻木了,這才慢吞吞地把它們抽出來;有的小孩子千辛萬苦地挖一座宮殿,欣賞完了就把它毀壞了,然后再建造起一座新的宮殿,沉浸在建筑師的快樂中,結果頭上、臉上、身上都是沙子,活脫脫的一個沙孩子。大人們見了一番責備道:“等下沙子可別跑進眼睛里呀。”我們還是嘻嘻哈哈的,即使有調皮的沙子跑進眼睛里,我們也是不怕的,讓其他小朋友對著眼睛用力地吹一下,眼淚流一下,沙子就乖乖地跑出來了。
家庭主婦們圍在一起,討論今年的農業收成以及對明年的豐收的展望,張家長李家短,有時也說說自家的老公和孩子;上了年紀的老人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不一會兒,以老人為軸心,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的年輕人就像扇貝似的圍在外面,有的小孩子像泥鰍似的在人群中穿梭,哪里熱鬧哪里就有他們那快樂的身影;老人呢,一邊笑呵呵地和年輕人聊著他們當年所看到的或者聽到過的有關外面世界的見聞,一邊不緊不慢地搖著一把破舊的蒲扇,年輕人津津有味地聽著,不時還會提問幾句,但有時小孩子會很吵,干擾了他們的傾聽,年輕人就會呵斥道:“小聲一點,或者到一邊玩去。”小孩子會有所收斂,或者真的集中到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了;老人呢,繼續搖著蒲扇,搖著,搖著,搖去了燥熱,搖來了一身輕松,不知不覺,時針已經指向晚上八點了,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親們來說,已經很遲了,要進入到休息的狀態了,海似乎也睡著了,我好像聽到輕柔的浪花在沙灘上的呢喃,不久,鄉親們也沉入到夢鄉中。
小時候,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非常貧乏,感謝金色的沙灘,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快樂的舞臺,那是人間天堂,在沙灘上度過的每一個夜晚,它們都永遠地銘記在我記憶的最深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家戶戶的生活都富裕了起來,蓋起了房子,大量地采掘沙子,金色的沙灘早已不復存在,每當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里就隱隱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