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厚
小時候認識溪船,是在老家南洋平原上早稻和晚稻的收成季節。舊時用陶缸來裝谷,能裝谷130斤者稱作甕(wèng,亦作雍下瓦或缶)缸,或叫■(cóng,莆仙音從去聲)。缸之絕大者盛谷200來斤,形如橄欖,名曰橄欖缸。用于盛飲用水者,須是上釉無漏水的,呼為水缸。甕缸碩大而笨重,一般人家都沒有上街市購買。一到谷物收成季節,經常有仙游人用溪船運載大小甕缸沿著門前溝道叫賣。那時農民家里都是囊空如洗,唯有物物交換。商家視甕缸之大小,每個要價四五十斤或七八十斤谷子。糧食極為珍貴,生怕沒甕缸裝著被老鼠吃去,村民們總是咬緊牙關,狠下心來,一兩年或三四年買一個。慢慢地,每戶人家都有十個八個大甕缸,占據了屋內很多的空間。
每艘溪船能運載幾十個甕缸。賣缸的仙游人都是男的,對我們小孩子特別友好。因此我從小就喜歡在靠岸的溪船旁邊湊熱鬧,觀看大人們挑挑揀揀,討價還價。于是,溪船的形象就刻畫在心中了。只是溪船竹篷罩著的船艙,好像裝滿了永遠揭不開的神秘。
鄭先生年輕時曾以拕溪船為生,如今年過七旬仍然矍鑠健談。他老爸早在抗戰時期就從事溪船運輸。村子里有幾十艘溪船。他們從三江口和涵江運載化肥(當時叫“肥粉”)、布匹百貨、木材、糧食、豆枯、地生枯。大豆和花生榨油后的圓渣餅,分別稱為豆枯和地生枯。一個渣餅重二三十斤,稱為一張,張,莆仙音同丟。那時公路簡陋又稀少,交通極為不便。很多人以“(肩)擔運輸”為生,運輸效率低下。溪船每艘能夠載重八九十擔,因此溪船運輸對戰事和戰時民生就顯得更加重要。
20世紀60年代,仙游出了個農業專家叫陸財。他培育出來的水稻優良品種稱為“仙游陸財(號)”。“仙游陸財”淘汰了當時已經種植多年的“南特號”和“一枝香”等水稻品種。陸財后來又培育出更高產更不會倒伏的品種,叫“矮陸財”。為黃石人民公社(現在的黃石鎮)各村運載谷子到仙游坂頭公社壩下,換取“仙游陸財”“矮陸財”等谷種,成了那個年代上面派遣給溪船們的一個重要的運輸任務。
20世紀70年代初,鄭先生和他的伙伴們曾多次從華亭下花運載溪卵石到北梧塘,用于建設外度引水工程。各大隊都接受公社分配的外度建設的各種義務任務。鄭先生他們的溪船運輸也都是義務勞動,沒有領取任何現金工錢,大隊給予一定的工分補貼。
有時候,上面沒有給溪船什么官方的運輸任務,鄭先生他們就把溪船停在涵江延寧宮附近,然后到涵江宮口掛簽排隊領取運輸任務,服從涵江溪船站的管理編號,輪到時從涵江塘頭磚瓦廠運載磚瓦,運到笏石磚瓦銷售站。途經涵江鰻弄,河道狹窄綿長,水流湍急,每一回拉纖,都是一場艱辛的戰役。傍晚在莆田城關西社或柳橋一帶過夜,第二天經黃頭十八彎溪道,再經陂頭放船到南洋,下午晚些時候到達笏石。這一個來回共兩天,磚瓦銷售站給兩位船工3.6元報酬,除去上繳給涵江溪船站的管理費,再向大隊繳納副業金,所剩無幾,每人每天只賺到幾毛錢。
為南洋平原各大隊運載甘蔗到莆田糖廠,是每年11月份到次年2月份溪船的重要工作。除了運載甘蔗沿途拕船,克服逆流上木蘭陂的艱巨之外,甘蔗裝船體力消耗也極其巨大。東郊大隊的村民習慣將甘蔗捆成每把100斤上下(其他村只有50到70斤重),很多甘蔗都是彎曲得很厲害,不好裝載。糖廠把鋼絲繩交給船工,預先鋪在船底,船工將一把又一把捆束好的甘蔗安放在鋼絲繩上,并要確保到達糖廠甘蔗集中場地用吊機上吊時不散落,船工裝載甘蔗,對體力的考驗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夠想象的。我們在魯迅的《故鄉》里讀到魯鎮的烏篷船,感覺畫面富于詩意。體力勞動者們可沒有體驗到什么詩情畫意。
《西游記》里祖師對悟空說:“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莆田新度、笏石、靈川交界處有三十六鄉。鄭先生說溪船全長三丈六,我就覺得三丈六這數字靠譜。莆仙習俗,木工和泥水匠量取長度用所謂的“魯班尺”,至今仍然在使用。現代公制一米合魯班尺三尺四寸。那么溪船全長應該是十米六十公分左右。
船面寬度在四尺半左右,船墻高度約三尺。船體為長梭子形狀,兩頭尖尖的。船底板是一寸三四厚的楓木板。船墻分成上下兩段。上段是柯木板,厚約兩公分。柯,莆仙讀如guá,是一種肉色木材,普通話稱為木荷,常用作眠床或櫥柜的枝格。《廣志》云:“(柯)生廣南山谷,波斯家用木為船舫者也。”船墻下段是樟木。厚約2公分,高約60公分,樟木60公分寬為整塊板,三丈六尺長的船身由幾段整塊板以正反舌狀相銜接而成。
銜接處密密麻麻釘以鐵釘,縫道之間粘糊桐油灰,以保證板和板接合處不漏水。但是稍微老舊的溪船底部都會漏水,所以在船頭底角處有一個專門戽水的角落。
船肚內分成四段,用5公分厚的肚梁板橫著平放隔開。肚梁板懸空,下側中間有一個八字形腳,斜向船底邊緣頂住。船底楓木板中部向上拱起。楓木板上橫鋪著大竹管對半剖開的竹片。竹片上直著鋪著厚杉木板,載重時貨物就擱在杉木板上。貨物的重量下壓傳遞給肚梁下的八字腳,促使八字腳更有力地往外頂,同時橫著的竹片往下壓,兩者合力把空船時拱起的船底板壓平。
這樣的船底適合在淺水里前進而不容易擱淺。溪船行業有句話,叫“吃水一寸荷(hè)十擔”。意思是每多運載1000斤,船體就下沉一寸。也就是說,運載80擔(8000斤),船體只吃水8寸。這是溪船能夠在淺水中載重的奧妙所在。船頭傾斜,中脊突起供船頭船工撐船時行走用力。船尾亦傾斜但無突起。船肚中段分成兩坎,靠船尾后面一坎上面所擱的木板向船尾伸出一段,上面擱著兩個小灶,供煮飯燒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