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和
一個假日,我回老家,順便收拾老屋。在清理屋旁垃圾時,鋤頭下的幾條蚯蚓映入眼簾,點亮了我兒時的印記……
兒時,觀看“兩雞爭食蚯蚓”是我的一大樂事。那一天,我家的雞們“酒飽飯足”后,便在屋外的垃圾堆里“洗澡”。它們施展“雞爪刨坑功”,忙著挖掘“浴缸”。那只大公雞刨得最歡,突然用尖嘴叼起了一條大蚯蚓。身后的一只小公雞見之,奔上前去搶奪“佳肴”。大公雞見勢不妙,叼著蚯蚓拔腿就跑。小公雞窮追不舍,一追上它,便叼住了蚯蚓的另一端,一場精彩的“拔河比賽”瞬間拉開了帷幕:大公雞豎直雞冠,怒目圓睜,緊咬蚯蚓用力拉著;小公雞不甘示弱,屏住呼吸,憋紅了臉,使勁拽著。我在旁高喊助陣:“加油!加油……”“嘣”的一聲,蚯蚓斷成兩截,成了它倆口中的美食。我一蹦三尺高,大聲宣布:第一局一比一平。此刻,其他雞“咯咯咯”地歡叫著,仿佛“望梅止渴”,也嘗到了腥味,解了嘴饞……
原來雞這么愛吃蚯蚓。于是,我從屋里拿來鋤頭挖蚯蚓,犒賞它們,尤其是愛下蛋的母雞。我往垃圾堆下的地里挖,挖出了好些蚯蚓,但還是供不應求,因為雞養得太多了。我馬上回屋找到瓶子,扛上鋤頭,到屋旁的空田里去挖蚯蚓??墒恰巴诘厝摺?,連它們的影子也沒找到。看來田里是沒有蚯蚓的,那它們喜歡在哪里藏身呢?我不甘心,帶著工具往村里走著,看見了一大堆垃圾,突然心里一亮:那里面肯定藏著小家伙!不出所料,我終于挖到了不少蚯蚓。見它們亮出“S”步形,紛紛逃竄,我快速把它們一一抓獲,裝進瓶子。我明白了,蚯蚓喜歡在濕潤的地方安家落戶。于是,只要我有空,就挖蚯蚓去喂雞,把雞養得又大又壯。
蚯蚓還是最佳的魚餌。上中學后,我假日常到河邊垂釣。記得頭一次釣魚,我把蚯蚓穿在魚鉤上,把魚竿懸在河面上,靜靜地守候。不一會兒,只見浮子在微微地動彈,我迫不及待地提竿,結果一無所獲。釣魚真不是一件易事!我便去請教不遠處的釣魚能手李大叔。他告訴我,看到浮子微動,說明魚兒正在舔蚯蚓,這時一定要沉得住氣,得等到浮子下沉時方可提竿。于是,我換了一個“陣地”,重整旗鼓,靜待饞嘴的魚。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看見浮子突然下沉,料定魚兒已一口吞下蚯蚓,便立即提起魚竿,好沉!果然釣到了一條大鯉魚。我興高采烈,又穿上蚯蚓,引魚上鉤……半天下來,我釣了好幾條河魚?;氐郊依?,兩個弟弟看到大魚、小魚,高興得蹦蹦跳跳。母親說家里沒有條件買魚吃,多虧我會釣魚,讓家人嘗了鮮。我說這要歸功于做魚餌的蚯蚓……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當年祖父用蚯蚓治療祖母高血壓病的事。那一天,祖父叫我挖了4條蚯蚓,放入一個水盆。靜置兩天后,我看到蚯蚓已洗完了澡,把體內污泥全都排出體外了。祖父便取出蚯蚓剖開,再淘洗干凈,切成碎末,又取三個雞蛋,去掉蛋殼,和蚯蚓放在一起,打成蛋漿,放在一旁備用。之后,他在炒鍋里倒上少量花生油,油燒到溫熱,倒入雞蛋,翻炒幾下,等雞蛋炒熟,“蚯蚓炒雞蛋”中藥就做好了。祖父讓祖母隔天吃一次這種中藥,她剛吃一個療程——7天,高血壓病情便得到緩解……真乃立竿見影,蚯蚓又立下了一大奇功!
難忘那一天,有一個同學告訴我,一條蚯蚓被截成兩截以后不會死,且能夠再生。他的話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要用實驗來證實他的說法,便挖來了一條大蚯蚓,仔細觀察,發現它有頭有尾巴,也有口腔、肛門等,它的身體仿佛是由兩條兩頭尖的管子共同套在一起而組成的,外面的一層卻是一環一環連接起來的體壁。然后,我把它從中間截斷,只見兩截蚯蚓在地上挪動,忍痛掙扎,極力求生……我終于看到有頭部的那截蚯蚓很快再生了新的肢體,活了下來。
實驗后,我被蚯蚓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馬上把它放生了。蚯蚓憑著一股拼勁,在土層地下疏松泥土,不怕苦,不嫌累。蚯蚓一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知勞頓,不圖享受,不求回報,給人以深深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