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涵江區萩蘆溪畔孤峰挺立的梅陽山,白云生處,峰巒之間綠色簇擁著一塊小小的盆地,這里有幾叢屋宇,大片水田和一線四季不竭的山泉。這是叫做梅洋的小山村,江春霖祖居“百廿間”就在這里。屋稱“百廿間”,是因為這座宅院規模宏大,有正屋125間,大小天井18個,這是江氏一門聚族而居的建筑群。“百廿間”,因為出了一位清朝御史江春霖而聲名遠揚。
“百廿間”是一座典型的大型清代老民居,坐東南朝西北,依山而建,由中間主座和東西三列護厝組成,長76米,寬58米,占地面積4408平方米。宅院圍墻是干打壘的夯土墻,屋頂灰瓦。“百廿間”是江春霖曾祖父江奮鑾在清朝嘉慶初年始建,經過后來四代的續建,直到江春霖兄弟輩手上,才形成現在的規模。其中,名為“新厝里”的護厝是江春霖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加高的“三層樓房”,是江春霖的住處。江春霖為此制作一匾,親書“半耕書室”,懸掛樓上。同時書寫一篇跋言,表明命名“半耕書室”是為了“示子孫毋忘稼穡艱難”,希望后輩繼承“入為肖子,出為良臣”的家風。
江春霖,光緒二十年(1894)進士,光緒三十二年(1906)提任監察御史。江春霖擔任監察御史12年,嫉惡如仇,不避權貴。他上任不久,矛頭指向頂頭上司都御史陸寶忠,兩個月內連續兩次揭發陸寶忠違禁吸食鴉片,陸寶忠終于被轟下臺。他檢舉揭發慶親王奕劻父子和詢郡王、濤郡王這些皇親國戚貪贓枉法、賣官鬻爵的罪行;他檢舉揭發袁世凱交通親貴、勾結疆臣、遙執兵柄、陰收士心。他是第一個揭露袁世凱野心和危險性的人。他在監察御史任內,重要的檢舉揭發文書達六七十件之多,檢舉揭發皇親國戚、朝廷權臣、封疆大吏達15人之多。傳說他甚至敢于當面批評慈禧太后。他發現慈禧的面孔比年輕姑娘還紅潤,心想一定是涂抹了名貴脂粉,即在朝堂上勸說慈禧:“不要用洋人的胭脂花粉,那里頭有毒啊!”慈禧聽了,喝令宮女端盆水來,慈禧洗了臉,臉色依然紅潤,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慈禧保養有方,不是依賴脂粉裝飾容顏。慈禧知道江春霖的性格,只生氣地說了一句:“真是戇直御史。”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江春霖敢于公正執言,還在于廉正自守。江春霖在京為官期間,讓母親、妻子和弟弟全家留在深山老家,不置田產,不蓋新屋,不養奴婢,仍然過著艱苦的農村生活。他妻子逝世,一個大官涉嫌貪污,買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一定要送給江春霖做續弦,江春霖正氣凜然地把他轟走。他在一首《詠水仙花》詩中表明心志:“雪貌冰姿冷不侵,早將白水自明心。任教移向金盆里,半點塵埃未許侵。”
1910年2月,江春霖因為再次檢舉揭發慶親王奕劻受到降職處分,憤而辭職。當江春霖回到莆田時,涌向興化府學隆重歡迎江春霖回鄉的鄉親超過萬人。莆田籍史學家朱維干教授說:“清朝267年中,莆田籍官員堪稱完人的只有江春霖一人而已。”
梅陽山下的萩蘆溪上有一座古橋,旁邊一座叫做“御史亭”的古亭,里面供奉江春霖雕像。不時有淳樸的山村農婦來這里獻上一炷虔敬的香。(鄭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