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偉
當初結婚時,我和妻子有個不成文的“協議”:允許各自保持知識方面的不同見解,但是不能為了小事而吵架。不到半個月,這份“協議”就被我無情地打破了,使自己進退兩難。
有天早上起來,為趕時間,我迅速地疊好被子。沒想到妻子又把我折疊好的被子扯得凌亂不堪。我生氣地問她:“這是為什么?”她站在一旁振振有詞:“書上說,起床后不能馬上疊被子,需透氣15分鐘左右,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對于這個問題,我持不同見解,沉默片刻后,我便徑直去洗漱。再回到房間,妻子還站在那里,一臉委屈的樣子。我問她:“你怎么還站在這里?”她大聲問:“你為什么不說一句話,是不是嫌我多嘴?”我笑了一下:“瞎鬧。”沒想到妻子反戈一擊:“誰瞎鬧?教你生活知識也不對嗎?”
到單位后,我想了很久,妻子的建議有道理,她也是一番好意,我怎么能置之不理呢?我撥通了妻子的手機,向她道歉。她嘻嘻哈哈地接受了我的歉意,并留下短信:能屈能伸,這才像男子漢。
我吸取了上次教訓,不再盲目行事。但是,有時又弄巧成拙。有次妻子說“咖啡不能加太多糖”時,我表現出極大的遵照執行的熱情,往咖啡里加了點鹽。我剛放鹽進去,便被妻子數落了一頓:“你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和我對著干?讓你少放糖,你就放鹽。”我沉默無語,最后還是我平息了家庭風波。
經過多次吵架“實驗”,我終于得出經驗:一個家庭,妻子基本是“老大”。妻子發脾氣,一般沒有來由,而且全身都是“導火索”,我要是帶一點“火星”,便會“燃燒”,甚至“爆炸”。妻子還經常提醒我說:“吵架就像‘感冒’,或是一場辯論賽,可以給家庭增加一點“刺激”氣氛。貴在參與,輸贏并不重要,最終目的就是要使對方時刻感受到另一方的重要。”
這看似謬論,不過我還真相信,就像一個人偶爾感冒,對身體健康有促進作用。而那些很少感冒,一年都不進醫院的人,有時還真危險。其實,婚姻又何嘗不是一樣?夫妻一生,當然希望執子之手,白頭到老。但是作為平常人,又應該允許矛盾的發生。再者,夫妻間的矛盾大多是小疙瘩,只要把握分寸,小吵自然怡情,相互一笑,愁怨盡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