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是精彩的演出,臺下有甜蜜的蛋糕,2月17日,在涵江區新縣鎮張洋村的村民們過了一個別樣的元宵佳節。在村委會的組織下,全村老少集中在樟頭廣場,為村里的老人舉辦集體生日宴,共享幸福時光,感受張洋村近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營造了一幅溫心、熱鬧、和諧的農村節日場景。
張洋村書記范美龍告訴記者,這是村里第一次為老人們集體祝壽了。今年過壽的一共有36位老人,其中,90歲以上20多人,滿百的就有8人。“我們村年長老人多,現在村子發展好了,村兩委總想著為老人們做些什么。元宵節,給長輩們過過生日,大家熱鬧熱鬧,也算是盡盡孝道。”伴隨著祝福聲,老人們胸配紅花,唱生日歌、許心愿、吹蠟燭、吃蛋糕。現場還為壽星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文藝表演,博得了陣陣掌聲,為壽慶增添了濃濃的歡樂氛圍。
崇尚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但近年來,受利益驅使和不良風氣影響,一些講排場、慕虛榮、比闊氣,大設酒宴、鋪張浪費的現象屢屢在農村出現,似乎誰出手大方,誰就有面子。一戶人家,一年的人情禮事開支不小,少的三五萬塊,多的八九萬,對有些家庭來說造成了很大負擔,部分家庭甚至出現借錢送禮的現象,使本就落后的家庭陷入困境。
“這樣不僅對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也與我們鄉村振興發展的思路格格不入。我覺得首先可以從控制壽宴做起,推進移風易俗,反對鋪張浪費”。范美龍表示。最終大家決定利用正月元宵節的喜慶日子,為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辦一次集體壽宴,舉行大型元宵節鄉村文化游園活動。倡導村民減少鋪張浪費,把節省的錢放在尊老孝親、親子關系、鄉民聯誼等許多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來。
“元宵節是傳統節日,所以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過節不光是年輕人聚在一起圖個熱鬧,更不能忘記的是老人們。沒有父輩們的養育之恩,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老人們開心了,做兒女的自然也就高興了,這樣的元宵節才有味道。”范大哥常年在外經商,這一次過年回來就是為了家里的老父親過壽的說。對父母的孝順不在于一場酒席,而在于日常的關心照料,這樣,既節約了一筆費用,也感受到了村級大集體的溫暖,老人家們都非常開心!”
活動現場還開展親子活動、全村抽獎、風風火火、水到渠成、瞎子摸鴨 、夫妻互動、田中拔河等項目。陽光下,人人精神飽滿,相機鏡頭前,一張張笑臉格外美好大家在妙趣橫生的游戲中增進交流,加深情誼,共同慶賀元宵佳節。 (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