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枵”字。枵xiāo,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枵”原義是百圍大的樹干中空?!墩滞ā罚骸胺参镳嚭脑昏?,人饑曰枵腹?!边@是“枵”的引申義了。河岸或山崖下部向里面凹塌,莆仙方言也說“下頭枵枵”。
老家南洋平原上說肚子餓為“腹肚饑”,“饑”音同歸。其他地方多說成“腹肚枵”,“枵”字音同腰或憂。莆仙方言里還有一個字讀音同腰或近似憂。有人呼喚你做什么事,你回答聲音如“腰”。這個字就是姓俞的俞(莆音zóu)。
《康熙字典》引漢代注疏和歷代字書,“俞”“揄”二字同音,有八九種讀音,其中包括搖和舀?!抖Y記·玉藻》:“夫人揄狄。”東漢·鄭玄注疏:“揄,讀如搖?!惫a良《漢字古音手冊》:“俞,上古音‘余侯切’?!鄙瞎艧o陽平、陰平之分,所以“俞”讀音近似漢語拼音的腰yao?!坝帷弊稚瞎乓襞c莆仙音相通也。
俞,《說文解字》:“空中木為舟也?!币馑际菢涓芍锌?,被作為船用,后來人們就把樹干內部摳空做船用。“俞”和“枵”都有樹干中空的意思,難怪莆仙方言“俞”的讀音也會似“腰”!而且和當代音韻學家們所構擬的“俞”字上古讀音/io;ius/幾乎相同!
中空就易于接受。俞字讀“腰”音,上古時用于表示帝王同意臣下請求的應答聲音?!渡袝じ尢罩儭酚幸欢斡砗痛蟪几尢眨?span>gāo yáo)關于如何執政的討論紀要:
皋陶曰:“允迪厥德,謨明弼諧?!?span>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淳敘九族,庶明勵翼,還可遠,在茲?!?span>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說人君要允信履行德政,謀劃讓高明的人輔弼協調。大禹說:“腰(同意)!怎么做呢?”皋陶說:“好??!謹慎自身,修養要堅持不懈。要使九族敦厚遵從秩序,讓眾多賢明的人努力輔佐。由近及遠,就從這開始。”大禹敬奉皋陶的好意見,說:“腰!”
后來民間也使用“俞”字表示同意了。人們還常說“俞乎”?!昂酢比绗F代的“啊”字,莆仙讀音更短促,如“壓”。莆仙山區表示同意音如“腰壓”?!稘h書·司馬相如傳》:“俞乎,朕其試哉!”翻譯成莆仙話:“腰壓,朕就試試看吧!”
唯wéi,今天莆仙讀音同“眉”,與上中古讀音大大不同了。其實,“唯”也用于應答,但在莆仙方言里另有一個讀音,近似俞。
唯,《說文解字》以水切。專家們所構擬的上古音為/jwi;jiu/,國際音標/j/讀似莆仙“益”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有鷕雉鳴。”鷕yǎo,野雞鳴叫聲,南朝宋·徐爰注西晉·潘岳《射雉賦》:“鷕,以少切?!币虼恕都崱氛f音杳??梢姟拔ā钡纳瞎抛x音與“俞”相近,但讀上聲。
《禮記·內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焙⒆幽軌蜃约撼燥垼鸵趟麄冇糜沂诌M食;能夠說話時,是男孩子就要教他應答時說“唯”,是女孩子就要教她應答時說“俞”。
“唯”和“俞”讀音很相近,主要區別似乎在風格和聲調。男孩子應答,自然應當是果斷洪亮,用上聲“唯(音似杳)”!而女孩子應答就要嬌雅甜柔,用平聲“俞(音似腰)”!莆仙男女應答也是這樣。
“唯唯諾諾”這個成語我們都很熟悉,但是“唯”和“諾”姐妹倆從遠古走來,“諾”字讀音也已經面目全非了。諾nuò,現代漢語表示許諾的意思。莆仙方言讀諾如“毒”,如:一諾千金。
但是,“諾”也作應答聲?!墩f文解字》:“諾,應也?!薄对娊洝旐灐罚骸澳也恢Z?!薄抖Y記·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鄭玄注:“唯速而恭,諾緩而慢?!笨追f達疏:“唯恭于諾也。”
父親呼喚時必須回應“唯”,聽起來快速而恭敬,回應“諾”就顯得寬緩而傲慢。諾,《說文解字》奴各切。上古擬音為/na:g/,中古擬音為/nak/。
莆仙方言和大多數方言一樣,韻尾的輔音g、k、p、t等,都已經脫落消失了。有人呼喚時,莆仙人會應答近似“na”音。這個“na”就是“諾”,有時我們還會應答“nanana”,這就叫做“諾諾連聲”。
欸èi,也作誒,應答聲,也可表示應允。西漢·揚雄《方言》:“南楚凡言然者,或曰欸,或曰(yī,烏奚切)?!比龂の骸稄V雅》:“欸,應也?!逼蜗勺x音似“衛”,如“欸(音衛),我現做”。
許,《康熙字典》引《唐韻》等字書,虛呂切,虛上聲;“聽也。與也。從也。可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許,聽從之言也?!庇?,《字匯補》音虛。“許”字讀音同“虛”時,虛與hēi一聲之轉,“許”應該就是莆仙應答的“hēi”?
然,《玉篇》:“許也,如是也。應言也?!薄度龂萘x》第二十二回:“玄德猛省曰:‘莫非鄭康成先生乎?’登笑曰:‘然也。’”陳登說“然也”,就是莆仙的“hēi啊”,“然”字借“許”字之音,是近義借音,猶如“我在車上”,莆仙人說“我著(dó)車頂”,“在”字借著字音,“上”字借頂字音。
阿,上古歌韻,也可作應對之聲,莆仙讀如窩去聲,隨意思變化還有不同的變調。《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應對之詞,“唯”和“阿”,能有多少區別呢?
《集韻》:“阿,慢應。”明·王夫之《說文廣義》說:“古以應阿為傲,今以應阿為恭?!泵鳌り懭荨遁膱@雜記》:“諸司官御前承旨,皆曰‘阿’,其聲引長?!笨梢娨馑茧S時代而轉。
爾,兒氏切,又乃禮切,上古擬音為njei,也作應詞,莆仙方言與諾(na)讀音也相似。《孔雀東南飛》:“諾諾復爾爾?!薄稘h語大字典》“爾”第5義項:“嘆詞。表示應答,相當于‘唯’?!?span>
《漢語大字典》引用了《南史·蔡廓傳附蔡撙》的記載。梁武帝設餅宴招待大臣,蔡撙在坐。武帝接二連三呼喚蔡撙姓名,蔡撙就是不應,一直在吃餅?;实鄹杏X到蔡撙在負氣,于是改喚“蔡尚書”,蔡撙才放下筯子,拿起笏板,說:“爾?!闭婺司技言捯玻?span>
“俞”“唯”“諾”“欸”“然”“阿”“爾”這七個字作直接應答聲;還都可以表示同意,等于今天的“是”,咱莆仙人每天都要說無數遍!找到方言發音所對應的字,我們會發現莆仙人讀的也許是這些字的上古讀音。(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