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員”三個字正被越來越多的居民所熟知,日常工作中,我們走街串巷,從信息采集錄入到安全檢查,從排查隱患到解決難題,每天接觸的都是家長里短,為居民服務就是我們本職所在。
近日,仙游縣榜頭鎮望厝社區網格員慣例下鄉采集工作,經過望厝社區中峰路段時遇見一鄰里糾紛事件,立刻上前了解,只聽“公家的路,又不是他們家的,這事你們可得管管啊”租住在望厝社區中峰的陳阿姨向社區網格員反映斜對面的張阿姨每天家務廢水的水流都流向陳阿姨的店鋪門口造成長期濕漉漉的,多次溝通都無果,這才有此刻畫面,但是溝通歸溝通,他們不該破口大罵”。
對面的張阿姨說:“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并沒有刻意去刁難這位租客,鄰里一家親,每次做完家務的水太浪費都會拿來沖洗一遍門口,水流淌出去一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太陽一曬就干了,并不是什么大問題,都是可以理解的,非得小事放大,每天手機在那邊拍這拍那,好像自己犯了什么罪,難免情緒激動”。
網格員了解詳細情況后耐心地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并馬上聯系了社區調解主任張慶錠。經過社區調解主任與社區網格員的分析調解雙方都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之處。張阿姨說:“我會盡量讓水流量少一點,不會淌到對面門口,造成不便”。陳阿姨說:“如果遇到下雨天自己也是不方便,近期會自己在加些高度,避免水流”。
通過網格員的努力使鄰里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了居民鄰里矛盾的升級,為社區“格格”工作得到認可,維護社區穩定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謝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