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鄭育俊
山清水秀書峰四黃村
仙游鯉城金井村
●狠抓落實,建立健全治理工作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是城鄉垃圾治理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管理監督制度。發揮我市“數字城管”、環境衛生監控平臺作用,加強對城鄉垃圾收集、轉運、處理等工作實施全過程的監督。發揮基層黨組織、村(居)委會、婦代會、老協會的作用,通過村規民約、“戶前三包”、群眾評議等形式,加強衛生監督管理。發揮新聞輿論監督作用,鼓勵群眾以對亂倒垃圾、污染水體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舉報,曝光不文明、不衛生的生活陋習。二是健全檢查評比制度。堅持落實市級每月一次考評、每季一評比;縣(區)每月檢查一次、暗訪一次;鄉鎮每月檢查兩次、暗訪兩次的日常檢查評比制度。要發揮鎮街環衛管理工作站、村居衛生協管員作用,加強對臨街背面和村居衛生死角的檢查。檢查評比要敢于較真不走過場,查出真情實況,對工作明顯落后的單位領導由上級共建領導小組領導進行約談,約談情況在媒體上公開報道。通過檢查評比,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三是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堅持落實每季一獎懲工作制度,年度進行綜合考評和獎懲。要實現獎懲剛性兌現,把考評結果與評比先進單位、各級領導干部的考核使用、干部職工的績效獎金、專項經費補貼等掛起鉤來,讓干得好的單位和個人得表揚和實惠,落后的也坐不住。要以合同約定形式,制定對承接垃圾治理的第三方公司的獎懲條款,對履職不合格的按合同約定扣款,直至取消承包合同。
●全民參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
治理城鄉垃圾,建設美麗家園,把莆田打造成美麗中國示范區,不僅是政府工作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一是發揮廣大群眾主體作用。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向全社會大力宣傳環保知識,激發群眾的主體意識;幼兒園、中小學的課程要增加環保知識教育,從小培養保護環境意識。要通過評選衛生文明戶、環保標兵、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戶等活動,發揮榜樣示范帶頭的作用,引導全民參與垃圾治理工作,摒棄亂丟垃圾等不衛生陋習,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根據開展大型重要活動和特定場所衛生清理整治需要,發起志愿者活動,協助糾正不文明不衛生行為,清理臨時性垃圾。二是發揮專業保潔隊伍主力軍作用。根據居住人群的分布結構,保潔的半徑要求,科學合理配備保潔員數量;要積極營造尊重保潔員的辛勤勞動的社會氛圍,根據工作和勞動強度,合理確定和適當提高勞動報酬,以待遇留住人、穩定隊伍;同時,要加強管理,做好保潔員的業務指導與培訓,提高保潔工作能力,建設一支合格的“城鄉環境美容師”,發揮好主力軍作用。三是鼓勵企業和民間資本積極參與。要制定出臺鼓勵企業和民間資本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企業、民間資本參與生活垃圾治理,提倡鄉賢自愿贊助,彌補政府力量的不足。要有條件地向社會開放垃圾處理產業,引入競爭機制,打造垃圾的收集、分揀、回收、儲運、處理、再生利用、產品經營一體化的產業鏈,促進我市城鄉垃圾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委員聲音
肖金樹:回收處置農業的廢棄物
“農業垃圾、海漂垃圾、污泥處理能力相對滯后等諸多城鄉垃圾治理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市政協常委、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肖金樹說道,這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必須急切解決的重要環保問題。他著重圍繞“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膜回用處置”方面作了發言。
肖金樹認為,這幾年我市對城鄉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理相對比較規范,也相當重視,但是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和農膜的回收利用,目前相對還比較薄弱。一些農藥包裝物(如農藥使用后被廢棄的與農藥直接接觸或含有農藥殘余物的包裝物(瓶、罐、桶、袋等),被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溝渠河道、果樹下,一些農膜殘留在田間地頭,其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影響作物生產,國家在《農藥管理條例》以及新頒布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中也明確要求,“農業投入品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應當及時回收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包裝廢棄物和農用薄膜,并將農藥包裝廢棄物交由專門的機構或者組織進行無害化處理。”“國家采取措施,鼓勵、支持單位和個人回收農業投入品包裝廢棄物和農用薄膜。”
目前,全國不同程度存在農藥包裝廢棄物沒有人收、沒有人運、沒人處置的現象,莆田已經提出創建美麗中國示范區的目標,應未雨綢繆,補齊這方面的短板。為此,肖金樹提出建議:
開展試點工作。通過啟動農藥包裝廢棄物和農膜回收試點工作,探索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膜的收集、轉運、利用、處置的運作模式、政策體系、考評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為全面推廣收集點建設、回收點建設、回收利用體系提供經驗。如構建“經營單位統一回收、有償回收、專業機構轉運處置、公共財政扶持、部門監督協調”的農藥廢棄包裝物、農膜回收處置體系,將農業生產產生的農藥廢棄包裝物進行回收、分類,并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置。
強化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自媒體等宣傳媒介,并通過設置宣傳標語、展板、信息提示屏、發放宣傳資料、組織宣講等方式,加強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培訓。培育群眾環保意識,引導公眾參與。鼓勵農藥使用者在施用過程中通過多次清洗等方式減少、清除農藥包裝廢棄物內的殘留農藥,妥善收集農藥包裝廢棄物并及時交回農藥經營者。
資金支持。在包裝廢棄物、農膜回收方面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在收集、回收、貯存、運輸、處置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本等方面支出要列入預算。建立處置農藥廢棄物、農膜回收的激勵機制,實行適當經濟補償。
利用現有條件和資源。近期考慮合理布局建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絡及縣(區)一級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貯存場所,引導和扶持專業化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工作;充分各利用供銷社閑置建筑物改造作為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膜的集中收集點(歸集點);利用仙游循環經濟園區現有的設施,進行完善后,回收處理加工破碎的農膜;加快我市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場的建設,讓農藥包裝廢棄物能夠有效得到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