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和
父母積極的教養態度對孩子影響很大。孩子總是希望受到大人的夸贊,做家長的應利用這種心理特點,無論孩子做什么事,要善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和成功給予贊賞和鼓勵,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各種途徑,使孩子多獲得成功,使他們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特別要對自信心較弱的孩子給予更多的愛和幫助,可先讓他們做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們在獲得成功的體驗中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樹立自信心。
當孩子慢慢懂事后,就會開始認識自己,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孩子經常從家長那里得到贊許、表揚和肯定,那么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其行為則表現為積極、果敢,而且情緒穩定,有很強的自信心。相反,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是否定的,孩子的行為經常受到家長的批評、訓斥,他們便會感到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行為變得無所適從,畏縮膽小,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因此,現代父母要高度重視自己對孩子的評價,要多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但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喜歡用“打擊式教育”,其結果是適得其反。
想到今天是母親生日,初中生曉彤用自己省下來的零花錢買了一大束花送給媽媽。大家都夸曉彤懂事孝順,不料做母親的卻劈頭指責:“你掙了多少錢啊?還買這種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本事沒學到,花樣倒學了不少。”原本笑容滿面的曉彤低下了頭,委屈地走進了房間。
女兒離開后,曉彤媽媽喜滋滋地捧著那束花,將其小心翼翼地插進家里漂亮的花瓶里。顯然,曉彤媽媽不是不喜歡那束花,也不是不感激女兒的心意,不過是用錯了表達方式,本能地訴諸于諷刺和打擊。
這就是很多中國家長的做法,他們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贊揚和肯定,取而代之的卻是打擊、挖苦和諷刺。他們錯以為說點讓孩子大受刺激的話,就可以讓孩子變得更上進。
于是,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父母對孩子說:你看xxx多懂事,你有人家一半能干我就燒高香了!就你還想干XX,算了吧!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還有什么用……這種教育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詞:“打擊式教育”。
很多孩子因此受到摧殘。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尚處于不斷尋找自我認同的心理未成熟階段,很容易因為這樣的打擊變得不自信或自卑,最后不愿與人溝通,甚至疏遠父母。
有一項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分析發現,在家里“經常被罵”的孩子的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需要學習。有話好好說,多贊美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卡德龍說:“語言是最危險的武器;刀劍刺的傷口要比語言刺的傷口容易治愈。”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人都渴望能得到贊美,因為贊美他人是一種肯定,一種鼓勵,一種鞭策,表達了對他人的一種信任和美好的情感。
戴爾·卡耐基是美國著名的人際關系學大師,被譽為“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
有一天,卡耐基到紐約33號街第8大道的郵局里寄一封掛號信。在他排隊等候的時候,看到柜臺后面的那位服務員在稱重、遞出郵票、找零錢、分發收據的過程中,待人冷漠,沒有好臉色。
當服務員為卡耐基的信件稱重時,他由衷地贊美說:“真希望能有你這樣的一頭秀發。”
服務員抬起頭,驚訝地看著卡耐基,隨即泛出笑容,很客氣地說:“啊,它已經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卡耐基又說:“或許沒有過去的光澤,不過現在看起來,你的頭發仍然極佳。”
服務員非常高興地說:“許多人贊美過我的頭發。”
他們談得很投機,就像老朋友一樣。分手的時候,卡耐基看到,服務員面帶微笑,滿腔熱情地接待后面的顧客。
后來,卡耐基在演講中多次講過這件事。有人問他:“您想從那服務員身上得到什么嗎?”
卡耐基回答說:“我確實想從服務員身上得到些什么,那東西是無價的,而且我已經得到了。那就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但依然會在我的記憶中閃耀出光芒。”
贊美能讓彷徨的人找回自信,能讓痛苦的人看到光明,能讓貧窮的人擁有希望,能讓失落的人獲得奮斗的勇氣……贊美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力量,這份力量足以支撐人們克服艱難困苦,成就燦爛而輝煌的人生!
小時候的一天,巴甫洛夫和弟弟一起去種蘋果樹。弟弟扛著樹苗,巴甫洛夫扛著鐵鍬,兩個人不停地談論著,一起憧憬著蘋果樹長大以后的情景。
兩個人興高采烈地來到果園以后,選了一塊空地,開始挖坑。他們選擇的這塊空地離小路很近,土質比較硬。他們沒有力氣,所以挖起坑來很費勁兒。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才挖了一個很小的坑。就在他們想把樹苗栽下去的時候,爸爸來了。
爸爸先夸獎了他們,說他們很能干,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把坑挖好了。不過,爸爸搖搖頭,說:“孩子們,種蘋果樹的地方選的不對呀!這里的地勢太低了,一下雨就會存很多水,用不了多久樹苗就會被淹死的。你們挖的這個坑不能用,再換一個地方重新挖。”
聽了爸爸的話,弟弟看看小手上剛磨起的水泡,泄氣了。他小嘴一噘,扔掉鐵鍬,默默地走開了。雖然弟弟走了,但是巴甫洛夫沒有灰心。他擦了擦臉上的汗,在爸爸的幫助下選了一塊合適的空地,重新挖起坑來。直到把樹苗種上,又澆完了兩桶水,巴甫洛夫才帶著一身的疲倦回去了。
幾年后,蘋果樹長大了,結出了大蘋果。這時,弟弟啃著香甜的蘋果,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哥哥說:“今后我要向你學習,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退縮。”聽了弟弟的話,巴甫洛夫沒有驕傲,而是很認真地對弟弟說:“如果當年爸爸沒有夸獎我,我想我也會和你一樣默默走開的。”
贊美可以鼓勵孩子完成在他們看來很難完成的事情,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成就未來。在贊美聲中,他們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的長處。
學會贊美吧!現代父母,多贊美你的孩子,生活無處不贊美。不過,贊美的前提是發自內心的,是真誠的、友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