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仙游縣自然資源局獲悉,仙游縣積極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和糧食安全首長責任制,該縣已連續16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保證了縣域耕地占補平衡,保障了全縣非農建設項目用地報批,助力全縣經濟社會持續良好發展勢頭。
據悉,補充耕地是指建設占用多少耕地,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近年來,仙游縣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對土地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各類重點建設項目相繼落戶,占用耕地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的該縣,積極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措施,持續大力挖掘耕地后備資源,采取土地整理、縣級土地開發、舊村復墾等多項有效的措施,大力推進補充耕地開發整理工作,做到了耕地保護量質并舉,對加快新時代美麗新仙游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為做好今年度的補充耕地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中,該縣政府年初即與18個鄉鎮(街道)簽訂補充耕地責任書,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特別是縣里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還不定期召開部署會、加溫會,并深入一線召開現場會,積極總結經驗,推介典型,為土地整理、縣級土地開發、舊村復墾等工作的有序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該縣強化政策扶持,在全市首家出臺了《關于規范縣級土地開發項目管理的通知》《舊村復墾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仙游縣土地整理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明確了項目實施的程序、資金補助等事宜,給群眾吃下“定心丸”。鑒于舊村復墾、土地整理、縣級土地開發工作涉及土地權屬調整、舊村拆除等方方面面利益,該縣在大力推進補充耕地開發整理中突出宣傳造勢,向項目涉及群眾算清補充耕地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經濟帳”,并在項目方案設計及論證中組織村干部、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確保項目設施的設計符合當地群眾的意愿,極大激發了鎮村、群眾參與挖掘耕地后備資源的積極性,成功實現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該縣強化主體責任,統籌推進,健全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由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嚴格把好項目經費使用關、項目質量關、項目驗收關,切實做到工程實施到位、土地權屬調整到位,項目實施無糾紛發生、無遺留問題、無群眾上訪,特別是該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及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對項目施工情況進行稽查指導,對施工方面的不足之處予以指導糾正,并發放稽查意見書,確保了項目按時保質完成并通過驗收及后續管理。此外,該縣細化項目督查措施,由縣效能辦牽頭組織自然資源、財政、農業、審計等部門實行“每季度一督查”制度,對工作進展不力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問責,并列入鎮村干部年終績效考核;對沒有完成年度補充耕地任務的鄉鎮(街道)、村(居)暫停受理個人建房用地報批。 (陳國孟 郭錦華 伊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