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門當戶對”
【發布日期:2018-10-22】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楊熙俊
自古以來人們講究“門當戶對”。年輕時對這個詞沒有概念,或是沒當回事,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加,漸漸感覺“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
門當”與“戶對”最初是指古代大門建筑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門當原本是指在大門前左右兩側相對而置的一對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用石鼓,是因為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人們以為其能避鬼推崇;戶對則是指位于門楣上方或門楣兩側的圓柱形木雕或雕磚,由于這種木雕或磚雕位于門戶之上,且為雙數,有的是一對兩個,有的是兩對四個,所以稱為戶對。根據建筑學上的和諧美學原理,大門前有門當的宅院必有戶對,所以二者常常被同呼并稱。又因為門當、戶對上往往雕刻有適合主人身份的圖案,且門當的大小、戶對的多少又標志著宅第主人家財勢的大小,所以,門當和戶對除了有鎮宅裝飾的作用,還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標志。在現今,這樣的門當、戶對很少見了,人們已經忽略了其原來的意思,門當戶對逐漸演變成社會觀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條件的一個成語。
雖說自古人們就講究“門當戶對”,但實際上很多婚姻是門不當,戶不對。首先,皇室的婚姻就很難門當戶對,因為一個國家皇室是獨一無二的,再也找不到與之對等的家庭,除非與周邊國家皇室結親,這在歐洲那些小國比較容易實現,像中國這樣的大國,這樣的結親就比較難。公主與周邊的匈奴部落結親是為了安撫他們,是為了邊境安寧,那叫和番,是下嫁,公主們身心付出巨大代價,與皇子們上戰場浴血奮戰保疆土是同等道理。
歷史上有很多婚姻、嫁娶的記載,《史記·五帝本紀》:“于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這是說堯帝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以觀察舜在家里的所作所為;讓九個兒子與舜交往,以觀察他在社交方面的處世為人。這段記載還說:“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的女兒叫娥皇、女英,那時并非沒有尊卑,但娥皇、女英不敢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就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講究為婦之道。這樁婚姻明擺著門不當戶不對。堯是帝王,而舜只是有潛力的普通人,帝王一下把兩個高貴的女兒嫁給了一個普通人,雖說堯是在考察舜,但真有點“舍不得孩子打不著狼”的狠勁,像是賭一把,這大概是門不當,戶不對最早的記載。
現在不少國家保留皇室,皇室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因此皇室的婚嫁引人注目。前不久報道日本皇子娶平民姑娘為妃,而轟動世界的是英國王子查爾斯娶平民女兒戴安娜的婚事,戴安娜不僅深受英國國民愛戴,也受到全世界關注,羨煞了多少少男少女,能嫁給王子是多少美少女夢想。但是,這些被少女夢想的婚姻,她們幸福不幸福只有她們自己知道。戴安娜與查爾斯從1981年完成世紀大婚,到94年分居,96年離婚,最終97年與阿拉伯男友為躲避狗仔追拍出車禍香消玉殞,她這一生那么美過,被那么多人愛戴,但婚姻卻是不幸的,她為愛節食過,在查爾斯面前自殘過,卻從未靠近過查爾斯的心。查爾斯曾告訴他的一位密友說:“你知道,卡米拉是我在這個偌大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查爾斯心里只有卡米拉,與戴安娜離婚后,又與卡米拉結婚。是不是卡米拉破壞了查爾斯與戴安娜之間的關系,不得而知。要我說,戴安娜的死是最完美的結局,從此被從這個世界抹去一切,要是再嫁給了那個阿拉伯富豪,英國王室情何以堪?!
現今社會雖說也講究門當戶對,但實際并非如此,太多情投意合的男女,家境、環境、經濟條件、社會地位等差別懸殊。但他(她)們不顧市俗的眼光,不顧家庭竭力反對,勇敢的走到了一起。你不得不佩服這樣的執著,他(她)們中大部分經過磨合,能完美走完人生,可其中部分人被信誓旦旦的愛情沖昏頭腦,婚后苦不堪言。愛情不是婚姻、不是生活,婚姻是婚姻,生活是生活,只有經過生活考驗的婚姻,才是成功的婚姻,婚姻生活會讓人變清醒。我們周圍不乏富豪娶美女,富家女嫁窮小子,能成為富豪的,大都是閱歷豐富、老練沉穩且年齡偏大。而美女中很多除了高顏值而且高學歷,她們年輕,充滿活力,很多這樣的美女家庭條件一般,甚至貧困,她們曾經掙扎在貧苦中,受盡冷眼。這些人很懂得自己的追求,也就免不了“物質”一點,這樣的人是在用青春和美貌,換取她們的追求,有錯嗎!富豪則用金錢、物質掩蓋年齡與庸俗。當然,這其中不乏真心相愛、郎才女貌,相互陪伴走完人生的。香港歌曲《瀟灑走一回》不是有這樣的歌詞嗎: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頭,幾人能看透。
紅塵呀滾滾癡癡呀情深,聚散終有時。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夢里有你追隨。
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
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
何不瀟灑走一回。
我曾經被這首歌感動過,頗為感慨,歌詞的作者生活閱歷豐富,否則是寫不出讓人感慨的歌詞。美女們在用青春賭明天,其實是在夢里,但愿夢里有人追隨,用真情換你的一生。這種用青春賭明天的婚姻或游戲,其中的“憂傷”只有自己知道,她們除了“賭”以外,實際是一種交換,我用青春、美貌來換取自己需要的物質與欲望,這被稱之為“傍大款”。霍曼斯是美國社會學家,社會交換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強調人和人的動機的重要作用,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交換過程,把社會學的研究還原為微觀的社會心理研究。他把社會看作是個人行動和行為交換的結果,社會結構是個人行為的集合。要是用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來解釋婚姻,則婚姻也是一種互利互惠的交換,雙方之所以樂意交換,一定是圖對方點什么,彼此都從對方那里獲得自己想要的,這就導致社會成員與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價值等理念上,選自己需要的對象進行交換,以達到某種心理或價值上的平衡,其結果往往就是門不當,戶不對,這是交換選擇的結果,不能用道德一概而論。這是一種交換形式,另一種則相反,他(她)們交換的對象是各種條件與自己旗鼓相當,即:相貌、身高、學歷、經濟條件及社會地位;他們的雙方家庭也相差不多,或略有差別,不是說一定要在交換中“大賺”,但一定不能“太虧”,這樣的婚姻被稱之為“門當戶對”,雙方各自都得到自己需要的,并達到某種心理或價值上的平衡。
既然婚姻是一種交換,那么,交換的雙方肯定重視利益所獲。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有一段這樣的論述,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們只要“有5O%的利潤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潤就敢冒受絞刑的危險。”婚姻的雙方為獲得利益,用馬克思的這個的理論下定義,未免危言聳聽,但在婚姻中以生命下賭注或生命受到威脅,并非個案,戴安娜的死是不是也在這個范疇?!
說了這么多,還是回到“門當戶對”吧,筆者認為:門當戶對是指婚姻當事人雙方家庭的家庭財產、社會地位、文化層次等達到平衡或稍有差別的一種關系,這里著重指出是當事人家庭,而不是當事人自己。婚姻當事人在各自的家庭,生活待遇、成長環境、文化層次、受教育程度、脾氣秉性、興趣愛好等大相徑庭。但如果門當戶對,婚姻當事人通過磨合,思想認識趨同,或取長補短,這樣的婚姻比較容易維系。而如果一方家境殷富、社會地位很高,另一方經濟拮據,生活在社會底層,也就是我們說的“門不當戶不對”,這樣家庭差別懸殊的婚姻當事人,婚后會出現想象不到的沖突。除一些生活瑣事沖突外,他(她)們最大的沖突是思想境界和對事物認識的巨大差別,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并彼此適應和容忍,悲劇的發生是遲早的事,查爾斯與戴安娜的婚變是不是這個原因?
倘若把婚姻看成一個天平,這個天平能否平衡是有很多因素的,既然“門當戶對”是指婚姻當事人雙方家庭,那么“門當戶對”則只是這個天平平衡的先決條件,是婚姻平衡的其中一只砝碼,但不是最大的砝碼,最大的砝碼其實是當事人自己。筆者曾經看過一個案例,一個農村青年入贅到一個富家女家,時間長了,丈母娘越來越看不慣這個農村習氣未脫的女婿,免不了說三道四。這個女兒肯定也是感覺他們之間的差距在拉大,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女兒不會經營自己的婚姻。農村青年長期受到羞辱,忍無可忍的他舉起屠刀,造成悲劇。我要說的是,這個青年不能提高自己,增強才干,改變自己,加強自己的適應能力,最終被社會淘汰也是難免的,退一步講,他不該進入那樣的家庭。但是,窮小子娶富家女不乏成功的例子,歷史上最成功的莫過于司馬相如的故事。司馬相如是西漢武帝時一個窮困潦倒的文人,而卓王孫是當時西漢首富,在家里的仆人就有八百人之多,可見他的商業帝國得有多大規模!卓文君是他的女兒,當年十八歲在家守寡。司馬相如通過他縣令朋友的引薦,去卓王孫家做客,卓文君精通音樂,在門縫里偷看,司馬相如彈了一首《鳳求凰》引逗卓文君,這樣的琴聲大約只有她們二人聽得懂,通過丫環的牽線,卓文君與司馬相如連夜私奔。《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這是說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連夜回到成都,司馬相如家里窮的“家徒四壁”。卓王孫羞恥女兒的做法,卻不忍心傷害她,但一分錢也不給她。
后來,司馬相如的文章得到漢武帝的欣賞,應招入朝,官至中郎將。在出使西南路過蜀地,太守(相當于地委書記)到郊外迎接,縣令用弓箭開道,卓王孫與當地的土豪王孫牽著牛、擔著酒奉承、交歡司馬相如,卓王孫喟然長嘆,覺得女兒嫁給相如太晚了,把財產與兒子一樣多,分給卓文君。列傳記載:“卓王孫喟然而嘆,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而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同。”司馬相如的故事不外乎證明婚姻天平的平衡,最大的砝碼是自己,不是有首歌嗎“男兒當自強”。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他們打出的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是王侯將相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需要自己去努力改變現狀。當然這本身有一個能力問題,不是什么人都能成為王侯將相,但至少要有夢想,那個農村青年其實連改變自身現狀的能力都不具備,走極端是在毀滅自己。
在經濟社會的今天,人們非常重視“物質”,這本身無可厚非,誰不想生活的好點呢!卓文君慧眼識人,為她的勇氣與智慧叫絕,但一般人是達不到她的這樣的成功。現今也有這樣的女性,她們不為錢財,不為短暫的虛榮,一心追求自己理想的愛人,這樣的女性看似沖動,其實并不簡單。現在有這樣一種看法,那些要彩禮才結婚的女性,實際是要求不高和容易滿足的人,而那些不要車、不要房的女性才是可畏和受人尊敬的,她們的理想是更大目標。這樣的女性往往受到良好教育,受到優良家庭熏陶,其實是卓文君現代翻版,但愿她們達到自己的愿望。
本文多次強調平衡,婚姻弱勢的一方不可“高攀”另一方,高攀勢必失去平衡。所謂現今“門當戶對”,不只是針對婚配雙方的家庭狀況,更多指的是婚姻當事人間的愛好的平衡、健康的平衡、知識的平衡、性格的平衡、認知的平衡、境界的平衡、財富的平衡、社交朋友的平衡等,但最最重要的是思想精神的平衡,前邊的各種平衡均包含在思想精神的平衡內,不具備思想與精神,其他的平衡均為零。如果你們的婚姻已經是門不當,戶不對,那么應該如何相處,做到夫婦和順呢? 婚姻當事人必須頭腦清醒,婚姻家庭需要誠心經營,這種經營還需要智慧,家庭穩定才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愛情會在不同的人群中產生,良好的婚姻更多的在相似的人中間產生。現實中,看似不相干的兩個人,或是各種條件差別巨大的兩個人卻走到一起,常常讓人匪夷所思。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婚姻中亦是如此,既然走到一起,自有走到一起的道理。
現代人除講究平衡外,更會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門當戶對也好,門不當戶不對也好,這只是一種表象,都不是絕對的,絕對的是你自己的能力與處理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