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佳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曾經風靡一時,成為很多家長的座右銘。為此,很多家長從孩子出生就開始規劃孩子的人生。
我有一個同事,為了開發孩子的智力,給孩子報了珠心算,孩子做完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拿出算盤,噼里啪啦地練習。
有一次,同事出差,把孩子送到我家。孩子做完作業,開始對著算盤發呆,發完呆,一只手很不耐煩地撥弄算盤,突然,手下一掃珠子,我仿佛聽到算盤的驚叫聲。
我問孩子:“這是怎么了?”
孩子說:“很不喜歡珠心算,可媽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珠心算能增強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熟練到一定程度,腦子里會出現一個活算盤,是虛盤,心算能力會很棒的。可我老是打錯數字,越來越沒有信心。”
我開導他:“你可以跟媽媽交流一下呀!”
他說:“媽媽很強勢,要我學好,還要考級,對于我來說,真是比登天還難呀!我像被套上了緊箍咒,喘不過氣來。”說著,他很無聊地拿出一支鉛筆,在白紙上幾筆就勾勒出一張苦瓜臉,簡直活靈活現。
我噗嗤一聲笑了:“孩子,你真有才,幾筆就畫出你的內心世界。你可以學美術呀!”
孩子靦腆一笑,又畫出一個鴨蛋。
然后,轉過頭來,對我說:“阿姨,媽媽不支持呀,她說,這是在浪費時間。所以,我再怎么喜歡,也等于零呀!只能偷偷過把癮。要是讓媽媽看到,她會訓斥我的。她會說,要學好功課,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用功上。”
其實,家長規劃孩子的人生本沒有錯,只是,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經常聽到有些家長對孩子說,不要看電視,不要早戀,不要玩游戲,豈不知,這樣強硬的教育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會適得其反。就像這個孩子,越是不讓他畫畫,他越是偷著畫。越是讓他學珠心算,他越是反感排斥,而且,因為逆反心理作怪,他的人生軌跡不會朝著家長期望的路上走。
根據孩子的愛好,與孩子同頻道而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的兒子從小好動,我想讓他學一門才藝,就帶他到琴行。哪知道,剛站在門口,他朝里一望,很多鋼琴,就止步不前了,兩只小手把住琴行的門框,小屁股直往門外拱。我一看,孩子對鋼琴不感興趣,強扭的瓜不甜,只好作罷了。
有一天,兒子在家里看電視里的跆拳道比賽,兩只小眼睛雪亮,心情隨著賽事起伏,還拍著手說:“跆拳道服太酷了,我喜歡!”我靈機一動,何不給他報跆拳道呢?
我對兒子說了自己的想法,兒子高興地跳了起來。自從入班學習,兒子的學習熱情很高,學校組織活動,每次都能看到兒子身穿跆拳道服在舞臺上表演,兒子對自己會跆拳道這樣的特長非常自豪。兒子以前身體較為虛弱,經常感冒,自從練習跆拳道,感冒的次數越來越少,他也越來越自信。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包辦孩子的人生,而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讓他們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