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標
1972年,正在石家莊李村五七干校勞動的吳冠中被允許每星期日作畫。那時,鄉(xiāng)下沒有畫具,吳冠中就用當?shù)氐挠布埿『诎遄鳟嫞棉r(nóng)民拾糞的柳條筐作畫箱,人們戲稱他為“糞筐畫家”。
這年冬天,為探望在貴陽生病的岳母,吳冠中夫婦請假離開農(nóng)場。這樣,吳冠中得以有機會在桂林逗留。經(jīng)過陽朔時,吳冠中為山水相依的“畫廊”所傾倒,不由發(fā)出“明珠遺落深山”的感嘆。雖然只有一天一夜的時間,但他十分珍惜這次偶然的機會。況且,自己一直處在壓抑和封閉的狀態(tài),眼前的美景,讓他陶醉,作畫的沖動噴薄而出。
誰知,作畫那天,大雨不止。妻子沒有去觀光,而是舉著雨傘為吳冠中遮住畫架。他們聽憑冰冷的雨水澆在身上。吳冠中不斷地挪動寫生地點,妻子則不停地跟隨著,手中的雨傘沒有挪開過。雨后,陣陣強勁的北風刮來。大風中畫架支不住了,怎么努力也畫不成了,失望之極,吳冠中竟哭了起來……
從1950年留學歸國起,吳冠中經(jīng)歷過太多的大風大浪,但他都用瘦薄的肩膀扛了過來。不料想,在陽朔的風雨中,他卻流下了眼淚。作家韓小蕙說吳冠中“是藝術的赤子,他的心中只有藝術,裝不下別的了”。誠哉斯言!當藝術家渾身的血液被藝術的激情點燃,陷入“不能畫,毋寧死”的沖動不能自已,也就不足為怪了。
吳冠中是名副其實的大畫家,他在北京、香港、巴黎、底特律等多處舉辦個展,多次榮獲國內(nèi)外藝術大獎,還獲得了“法國文化藝術最高勛位”,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等。這些,都讓人驚羨不已,但想到吳冠中的眼淚,一切也就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