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溪玉田大橋段
仙游縣城區污水處理廠
木蘭陂片區城市規劃
木蘭溪沿岸防洪景觀工程建設
木蘭溪作為莆田人民的母親河,雖歷經治水先賢和各級黨委、政府承前啟后持續治理建設,成就了今天人水和諧的局面,滿足了防洪排澇、灌溉疏浚等基本生產、生活需求,但兩岸綜合功能運用與閩中重鎮的區位還不相稱,與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的宏偉目標還存在差距。
木蘭溪兩岸是我市城市外延拓展的重要區域,近年來雖然陸續編制了6個相關詳細規劃和概念性規劃方案,但尚未從全市層面編制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總體規劃,對木蘭溪兩岸開發建設、用地預留、水系治理、古跡文化遺存保護、建設風貌、城市天際線、景觀打造等缺乏頂層設計。
歷史上,木蘭溪水系具有供水、排澇、防洪、水運、水產和娛樂等綜合功能,隨著城市的擴大,部分河網水系萎縮,河道功能出現衰退。目前,影響木蘭溪水質負面因素客觀存在,污水管網建設滯后于城市擴張,城區污水收集、處理率有待提高,城鄉固體垃圾收集處理體系不完備等。
隨著城市建設進入木蘭溪時代,開始出現“木蘭溪是個寶,什么都往溪邊跑”的狀況,生態保護與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矛盾已經顯露,濱水空間的控制保護與宜居城市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濱溪新建住宅等幾乎都是高層建筑,缺乏層次感,影響了壺山蘭水的視覺走廊,妨礙了城市的通風口等。
木蘭溪兩岸綜合景觀建設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已建或在建的綜合景觀工程未能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周邊豐富的自然、人文、歷史資源,防洪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未能與全域旅游和城市建設等規劃有效融合,親水設施的分布和數量、水景觀整體品位還達不到人們賞水、親水的要求。
木蘭溪防洪工程是純公益的民生項目,建設和管理的資金基本以政府投入為主,在防洪基礎設施建設中缺乏配套的旅游、城建、園林、環保等資金共同投入,缺乏創新投融資機制來促進完善木蘭溪防洪、旅游、健身、休閑等綜合功能。
● 對策
“清清流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木蘭溪是三百多萬莆田人民的精神家園。保護好母親河,建設好木蘭溪,是新時代賦予興化兒女的歷史重任。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學謀劃,精心打造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讓木蘭溪以水清、岸綠、景美、宜居的新風姿,成為美麗莆田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成為創建美麗中國示范區的風景線。
●著力打造和諧木蘭
人類的每一段文明,都離不開大江大河的哺育。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是廣大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是現代城市軟實力的最重要體現。要堅持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高品位規劃、高起點保護、高標準建設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在新時代開啟木蘭溪綜合治理新篇章。一要堅持規劃引領。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關鍵在木蘭溪。要根據《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莆田市城市總體規劃》,認真疏理整合與木蘭溪有關的市級規劃,在吸納相關單體詳細規劃和概念性規劃方案的成果基礎上,科學制定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總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以總體規劃為引領,將一張藍圖干到底,把木蘭溪建設成為一條拉動我市城鄉一體發展的綠色產業帶和錦繡風光帶。二要堅持保護優先。要秉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正確處理快與慢、加與減、破與立和當下與長遠的關系,加強兩岸生態保護和自然恢復,退耕還溪,退路讓堤,還水于民,還綠于民,還木蘭溪流域以寧靜、和諧、美麗。要依法治水,畫出紅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亂占濫用,對濱溪違章建筑、違規種植加大整治力度,把影響防洪排澇和整體景觀布局的建筑物下決心拆除,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水一體、城溪共榮的靚麗港城,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莆陽大地。三要堅持統籌推進。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將以木蘭大道、濱溪路、防洪堤岸、休閑綠地、游憩綠道為架構,勾勒一幅“清明上河圖”般的發展藍圖。由于覆蓋范圍廣、項目內容多,必須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既要整體謀劃,又要突出重點,在頂層設計引領下分期、分段、分步推進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建設。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協調,疏理人文自然風貌,整合山水湖海廊道,引導鄉村綠色發展,建立濱溪休閑體系,把山水—村鎮—谷地—城市—水鄉—海灣多姿多彩的人文地貌串珠成帶,不負歷史,不負未來。 (時報記者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