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
老師在一節課上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則故事:一艘游輪遭遇海難,船上有對夫妻,好不容易來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個位子,這時,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后,自己則跳上了救生艇。女人站在漸沉的大船上,向男人喊出了一句話……
講到這里,老師問學生:“你們猜,女人會喊出什么話?”學生們群情激憤,都說:“我恨你,我瞎了眼!”這時,老師注意到有個學生一直沒發言,就向他提問。這個學生說:“老師,我覺得女人會喊——照顧好我們的孩子!”老師一驚,問:“你聽過這個故事?”學生搖頭:“沒有,但我母親生病去世前,就是對我父親這樣說的!”老師感慨道:“十分正確。”
輪船沉沒后,男人回到家鄉,獨自帶大女兒,而女兒也在心里一直怪罪父親的自私。多年后,男人病故,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了父親的日記,她震驚了。原來,父親和母親乘坐游輪時,母親已患了絕癥,只是時間問題,關鍵時刻,父親沖向了那唯一的生機。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多想和你一起沉入海底,可是我不能。為了女兒,為了這個家,我只能讓你一個人長眠在深深的海底。”
故事中身患絕癥的妻子把生的希望留給丈夫,不僅僅是自己得了絕癥,而是一種對家庭的責任和擔當,因為家中還有待撫養的女兒和雙親。作為丈夫,看到心愛的妻子即將沉入大海,心如刀絞,雖然想與妻子一同去往另一世界,但未成年的女兒咋辦,作為家庭一員就要忍得住悲痛,為即將離世的妻子擔當,為女兒的未來擔當,更為這個家庭擔當。
擔當是什么?就是承擔任務和責任,不計個人得失。筆者所在地有對農民夫妻,女方的父母去世后,留下了三位患有智力障礙的哥哥。而為了照顧三位哥哥,本已出嫁的她舉家搬回了娘家,夫妻倆共同照顧三位哥哥,在這對夫妻的精心照顧下,三位哥哥吃得飽,穿得暖,過著平靜的生活,這就是家庭的責任和擔當。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為了三個智障哥哥,這對夫妻在父母離世后毫不猶豫地擔負起照顧哥哥的義務,這樣的親情擔當難能可貴。沒有因為自己已經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就把照顧哥哥的責任撂給政府和社會,這樣的覺悟和擔當真的讓人敬畏有加。
其實,我們的每一個家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每個家庭成員既是船員又是船長。風平浪靜之時,不需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稍有作為或者稍加努力,船就能沿著航線航行。而一旦遇到艱難險阻時,不論是船員或船長,一定要齊心協力,敢于擔當,時刻也不能懈怠,時刻關注周圍的各種變化,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凝聚力,攜起手來共渡難關,走向幸福平安的未來。
家庭擔當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居住的單元樓里有一個在商場賣衣服的女子,本來一家三口生活幸福。可五年前,丈夫忽然中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而孩子剛考入大學,航行的船只遇到了風險。為了保證航船正常行駛,該女子每天早出晚歸拼命賣衣服,以維持家庭生計和孩子的學費。她不僅要按時回家給丈夫做飯,晚上還要給丈夫做按摩。這種責任和擔當終于讓丈夫勇敢地站了起來,生活正常了,孩子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順利地考取了公務員。
擔當是最好的家風,不止于每個成員“止于至善”,樂于奉獻,敢于擔當,“富潤屋,德潤身”,還要仁愛相親,相互團結,相互包容和理解,讓責任和擔當始終驅使著、約束著我們的行為舉止,規范著我們的人生之路。擔當是家庭的軸心,無論成員怎樣轉動,轉動的速度多快多慢,都離不開軸心。擔當是一片無邊的大海,容納著百川,無時無刻地容納著每個家庭成員。
最好的家風是勇于“擔當”,只有這沉甸甸的擔當,家風才純正,家庭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