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季
兒時,鄉村里不少農家都養兔。白天,大人們要下地干活,于是打兔草的任務就落到了孩子們的身上。
記得第一次去打兔草是在初夏,出門前祖父叮囑了一番,我說知道了就直奔出去。路上,我們結伴而行,邊走邊聊,談得最多的是兔子愛吃什么草,不能吃什么草。我家的兔子喜歡吃苦麥菜,這種兔草通常長在河邊、田頭。來到河邊,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苦麥菜,它們株高一尺多,葉緣呈鋸齒狀,開著一朵朵黃色的花。據說,苦麥菜莖葉柔嫩多汁,具有促進兔子食欲、祛火防病的功效。
每拔一株苦麥菜,我都會把其根上的泥土抖凈。采兔草的過程雖然辛苦,但也是愉快的。期間,我們會捉一些小蟲子玩,偶爾還會玩起泥巴來……不知不覺間,我的籃子里已裝滿了苦麥菜。回到家,兔子們見到我都圍了上來,蹦蹦跳跳的,令人頓生憐愛之情。看著小兔子們歡快地吃著,我的心里就會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感覺自己也能為這個家分擔一些什么了。可是到了下午,意外發生了,兔子們拉稀了,我嚇得趕緊喊來了祖父,他仔細檢查了一下,問我有沒有把兔草上的露水瀝干后喂,這時我才恍然大悟。祖父沉著冷靜,說他有辦法藥到病除。在祖父的精心醫治下,傍晚時分,兔子們果然又活蹦亂跳起來。
春日里,大人們都在忙春耕,打兔草的我們卻忙中偷閑,累了就把草籃擱在一邊,坐在地里聊天。聊到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我們便打鬧嬉戲翻跟斗;談起地雷戰時,我們便倒地打滾,喊聲如雷;說到董存瑞時,我們便一個個手托草籃“炸藥包”,頂天立地充英雄……童年的鄉村雖不像都市那么繁華熱鬧,卻有青山綠水、沃土良田相伴,倒也快活自在。
打兔草時,伙伴們聚在一起,快樂無比。玩夠了,大家又投入了戰斗。春季的兔草長在旱地上,抗旱能力強。它們的稈較細,有半米高,綠色的葉片線狀披針形,花序塔形,引人注目,難怪兔子最愛吃。伙伴們揮鐮割草,干得正歡。突然,我看到曉紅齊地割草,便告訴她要留茬七八厘米,兔草才能再生。曉紅聽了,便問我留茬后兔草什么時候能再生,身邊的榮華脫口而出:“過一個月就可再來割草。”
春夏季節打兔草較容易,秋冬季節就難了。在天晴風和的冬日打兔草,我們最喜歡邊干邊曬太陽。那一天,打了一陣子兔草后,我們聚在一起燒野火取暖。火光中,我們仿佛看見自己穿上了新毛衣,神氣十足地出門,興高采烈地去游春……回過神來,我們不敢怠慢,繼續干,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趁著這樣的好天氣多打些兔草,天寒地凍時就不用出門了。
冬天青草少,我們就給兔子喂地瓜藤、蘿卜葉,有時還喂它們自家種的蔬菜。那個年代,村里的鄉親通常飼養菜兔和絲毛兔。養絲毛兔主要是拉毛賣錢,兔毛很值錢,它是補貼家用的一筆資金呢……
打兔草的歲月雖已遠去,但只要一提起它,我就會想起那些難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