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品品
每當開學時,我的思緒就會溯著時光回到童年,腦海中滿是背著新書包去上學的畫面。
我的書包是母親縫制的。每個學期要開學的時候,母親都會說:“新學期代表著新的開始,應該要有一個新書包。”于是,她找來幾塊軍綠色或卡其色的好布料,裁剪好了,放到縫紉機的壓板下,踩動踏板,隨著“軋軋軋”的響聲,不一會兒,一個嶄新的書包就出來了。
那時候,學校里只有語文課和數學課,書本并不多,書包只要能裝下四五本書和一個文具盒就夠了,所以母親為我做的書包看起來很小巧。可別看它小巧,布料很厚實,針線也縫很密,用一個學期是不成問題的。書包是挎肩式的,肩帶闊寬,長短適中。書包里,母親還特意做了一個隔層,用來把書本和文具盒隔開。在書包的顯眼位置,母親還用心地縫上我的名字,雖然那字歪歪扭扭,但不知道為何,我看著覺得特別舒服。
我的文具盒是父親買的,一個長方形鐵盒,盒蓋上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圖案。還沒到開學,父親就往文具盒里裝上三角尺、圓規、鉛筆等學習用具。要開學了,父親買來一支圓珠筆筆芯,再找一截比筷子稍粗的竹筒子,把纏著廢紙的筆芯塞進竹筒里,一支完整的筆就做好了,我高興地把它擺進了我的文具盒,又把文具盒放進書包的隔層里。
開學那天,我去學校時書包里只有一個文具盒,到了學校,裝進老師發的新課本和作業本,書包就鼓起來了。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新課本掏出來給父母看。父親微微笑著,伸手想拿我的課本翻一翻,但手卻又縮了回去,只鼓勵我要好好學習,看樣子是怕把我的課本弄臟。母親則趕緊去左鄰右舍找來牛皮紙,小心翼翼地剪裁折疊成書皮,幫我把課本包裹起來,最后讓我在顯眼的位置寫上自己的名字。那書皮耐磨耐臟,至少能用大半個學期呢。等封皮爛了,揭下來,課本的封面看起來還是跟新的一樣。我把課本裝進書包里,想象著同學的課本舊得不成樣子的時候,我的課本還是新的,心里一陣得意。然而,第二天到了學校,我把課本從書包里掏出來,隨即發現,同學們的課本都用牛皮紙或舊報紙包上了……
后來,隨著年級漸高,課本和作業本越來越多,母親縫制的小書包實在裝不下那么多書了,父親這才去商店里給我買了一個雙肩書包。
轉眼之間,二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是會常常想起童年開學的日子,想起母親為我縫制的書包。那書包并不起眼,甚至還引來別人鄙棄的目光,但我知道,書包里裝滿了父母對我濃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