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伏進行太陽能發電?曾是陌生、新奇的事情,在仙游已不再是遙不可及。仙游一些村居和單位甚至尋常百姓家正在利用和享受光伏太陽能接收板發電,促使光伏產業發展從“無中生有”到“小題大做”,走上了“借光發展”的低碳生活新路。這是仙游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水能、風能、沼氣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蓬勃發展的生動體現。
地處木蘭溪源頭的仙游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光照充足,北部山區和楓亭沿海風力強勁,非常適宜新能源發展。近年來,該縣仙游縣立足資源優勢,把清潔能源開發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按照“保護環境、保障供給、持續發展”的要求,構筑運行成本低、安全可靠的新型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實施水能、風能、沼氣能、太陽能“四能并舉”戰略,加快發展生態綠色經濟。
據悉,仙游水力資源較豐富,全縣可供開發的水力發電站近200處,總裝機容量17.4萬千瓦。目前,以縣里斥資于新世紀初歷經多年開發建成、年發電量可達2億千瓦時的九仙溪梯級水電站為龍頭,全縣水電裝機容量達到11.23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64.5%;特別是2013年12月全面建成投產的全省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仙游抽蓄電站,工程總投資39.8億元,設計年發電量18.96億千瓦時,年發電利用小時數1580小時,可優化福建省電源結構,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高電能質量。該縣還鼓勵農民積極發展沼氣能,目前全縣擁有各類沼氣池近2萬口,年產氣總量1000多萬立方米,一年能節約木材消耗13萬多立方米,每年可為農戶節約能源費1800萬多元。此外,該縣還有豐富的風電資源,以資源換產業,發展低碳經濟,仙游乘“風”而上,積極開發風電,已建成投產、總投資3億多元的省首個內陸風力發電——仙游草山風電場年可為省電網提供約0.699億千瓦時的電量,及總投資2.7億元的楓亭九社風電場項目今年初順利投產發電,年發電量可達6600多萬千瓦時,有效保障了仙游地區的供電可靠性,且正在游洋鎮興建裝機容量3萬千瓦,總投資2.9億元的興山風電項目,為該縣綠色能源發展注入新動力。
除了風能、水能,沼氣能,太陽能這一可充分利用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替代亦可以有效緩解成為民生問題的霧霾,大有綠色開發的“錢景”。
目前,仙游縣光伏產業已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良好態勢。據了解,眼下在仙游城鄉,綠色新能源成為引爆強村富民的“黃金產業”,呈現出了村集體、學校、村民和農業企業等多元投資的光伏扶貧發展態勢,其中農民家庭80多戶,村居集體50多個,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4個,工商企業6個,總投資4000余萬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4000多兆瓦,能發電達近700萬千瓦時,讓縷縷陽光通過屋頂光伏電站源源不斷地“變”成綠色能源,或自發自用不花錢且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賣大錢,實現了“屋頂變電站,陽光也賺錢”。
就此,隨著水能、風能、沼氣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推廣使用,全縣80%的家庭部分或全部使用清潔能源,清潔能源使用量占到全縣生活消耗能源總量的80%,提高了全縣人民的低碳生活水平,保護了生態環境,特別是九仙溪梯級水電站、楓亭九社風電場等各水電站、風電場所在的當地政府還依托該風電場周邊宜人的山水環境,積極發展工業旅游和休閑旅游,使綠色能源真正成為城鄉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