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迎雪
我的恩師常老師已經去世多年了,在匆匆流逝的歲月里,我常會想起他,內心充滿對他的懷念。
常老師是我讀初二時的班主任、語文老師。那時,他大概有二十五六歲,中等個子,眼睛明亮,愛笑,對學生和善,講課生動幽默,同學們都很喜歡他。作為語文老師,他還常督促我們要學好數學。每次數學考試成績出來,他都會在班里殷切叮囑,要多做題多練習。
常老師平時住校。每天吃過午飯,他會習慣性地到班里看看,和在教室學習的同學交談幾句,而后輕輕離開。我也是放學后常常在教室學習的那一個,可是膽小、自卑的我從不敢主動跟老師說話。
從讀初中開始,我的學習成績就很糟糕。還記得初一按成績排座位的時候,我在后排幾乎坐了一年。自尊心強的我在班里抬不起頭來,感覺自己太笨了。如今到了常老師班上,雖然成績略有起色,可放在班里還是太普通。這讓我還是一如既往地自卑。
也許是放學后我常在教室學習,常老師對我印象不錯。他常在班里表揚我,還把我的作文當成范文讀給同學們聽。那些點點滴滴的肯定給了我許多難得的信心。后來,班里發展第一批共青團員,好多同學都寫了入團申請書,我遲遲沒有寫。有天早讀課上,常老師問我原因,我囁嚅著說:“我不夠格。”常老師笑了,說:“寫一份交上來吧。”
最終,我成了班里僅有的三名新團員之一,其他兩名都是班里的學霸,只有我學習成績平平。
也就是從那以后,我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常老師對我的信任和希望。我像變了個人似的,埋頭苦讀。晚上,家里蚊蟲多,我在昏黃的燈光下寫作業,腿上和腳上被蚊子叮得全是包。為了能集中精力學習,我端來一盆涼水把腳泡在里面,躲避蚊蟲叮咬。
可惜到了初三,常老師就不再教我們了。
初三第一次期末考試,我的成績遠超學霸。我怎么也沒想到,像我這樣的笨人有一天也可以跟學霸一比高低。
正是因為常老師的鼓勵和信任,我才找到了更好的自己,也找回了自信。從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我一點也不笨,不比別人差,在學習的道路上,只要辛勤努力,就會有美好的收獲。
也正是這樣的領悟,讓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淺。
那時,年少的我還不懂得向老師當面感謝,只把感激埋在心里。一年后,我順利考入重點高中。可在高一那個寒假,我卻突然聽到常老師因病去世的噩耗。我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后悔自己在初中畢業時沒有去看望恩師,這成了我永遠的遺憾。
我常想,要是常老師還活著該有多好。他已到了退休年齡,一定會是閑居在家,兒孫滿堂,承歡膝下,作為他的學生,有了點滴成績也能向他匯報。可惜這只能是美好的夢境。他像一顆流星,匆匆劃過夜空,只給這世間留下短暫的光芒和學生對他永遠的懷念。
師恩難忘,常老師,您永遠活在學生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