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雁
暑假對于孩子來說,總是快樂而短暫的。在送兒子去學校的路上,他一路苦著臉,意猶未盡地抱怨著:“媽媽,我還沒玩夠呢,怎么就開學了。”我無奈地笑著,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哪有夠的時候。曾經的我們也是那么害怕開學,可心情卻截然不同。
我們讀小學時,學校就在村里,每學期開學,看著別人興高采烈地背著新書包奔向學校時,我們總是磨蹭著遲遲不肯出門,在爸媽的再三催促下,眼看就要遲到了,才勉強背上書包出發。爸媽看我們站在門口欲言又止的樣子,他們知道我們在等什么,于是背過臉去,囁嚅著說:“學費暫時沒有,你們告訴老師,過幾天我們肯定一分不少地交上。”
我知道,每次開學,他們準會這么說。可是,他們不知道,當我們面對老師的責問,情景有多難堪,心情有多難過。看著別人痛痛快快交了學費,高高興興坐在教室里翻看著新書,我們真是既羨慕又嫉妒。特別是我的同桌小麗,她家是村里最富裕的,每次開學,她都是第一個交學費。老師總表揚她,說她是班里交學費最積極的一個。再看我們,沒有一次是痛快交上去的。老師總嚇唬我們:不交學費就不發新書,也不準進教室聽課。于是,我們總成了最后一個拿到新書的人。
家離學校的路是那么近,我們卻走了那么久,真希望那條路能夠再長一點,再遠一點,最好是等同學們都領完新書回家后,我們才到學校。可不知不覺,還是很快走到了校門口,看著眼前嘰嘰喳喳、吵吵鬧鬧的同學,我們更加無精打采,但也只能假裝若無其事走進教室,心虛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候老師的發落。
老師在講臺上一邊忙著收錢,一邊在黑板上記錄著交完學費的同學的名字,要是快的話,那些同學很快就可以領到新書了。收完最后一筆學費,老師就一個個念名字,然后問:“還有哪些同學沒交學費?”于是,我們開始坐立不安,然后怯怯地舉起了手,不敢吭聲,也不敢看老師。老師看了我們一眼,只是無奈地搖頭嘆息:“又是你們!”等他發完所有同學的書,最后還是叫了我們的名字,并叮囑道:“早點把學費補上。”后來才知道,每次都是老師為我們墊上了學費。
那時候,因為媽媽經常生病,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錢,而每到開學,他們總是因為囊中羞澀拿不出我們的學費而自責。媽媽總說是她連累了我們,可我們也明白,他們迫不得已才這樣。
在那艱苦的童年歲月里,開學真是一段難忘而記憶猶新的經歷。也正是因為那段刻骨銘心的苦日子,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珍惜那些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把困難化作動力而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