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mo做mo好?!逼蜗扇讼矚g說也喜歡聽這句話。意思是說:您最近越做越好。可是,這個mo寫出來是哪個字?學者們至今沒找到本字,只好用“罔”字代替:“你最近罔做罔好?!?/span>
也許在閩語幾個方言區內,人們一看到這個“罔……罔……”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墒?,北方人可能就會感到莫名其妙了。須知“罔”字作副詞用,是個否定詞,它的意思是“不;沒有;不可;莫非”。它和“越”或“彌”無論如何沾不上邊?!稜栄拧め屟浴罚骸柏?,無也?!薄都崱肺浞角?,音亡。您都看到了,罔與mo音不同,義也不相通。
下面舉幾個例子說明“罔”字用法:
不可?!渡袝ご笥碇儭罚骸柏枋Хǘ?。罔游于逸,罔淫于樂?!?/span>
無。顧炎武《日知錄集釋》:“于是國家之事罔始罔終,在位之臣畏首畏尾……”
不?!兜婪〞罚骸拔┨鞜o私親,罔敢怠罔敢逸?!?/span>
古代漢語沒有“越……越……”,這個極為重要又經常用到的連鎖關系句,最經常要用“彌……彌……”或者“愈……愈……”結構來表達:
《呂氏春秋》:“王者之封建也,彌近彌大,彌遠彌小。”
《孔子家語》:“奉祖廟彌近彌親彌遠彌尊。”
《全劉宋文》:“朗朗高堂,肅肅法庭。既嚴既靜,愈高愈清?!?/span>
這幾個句子如兩千年前的白話,相信您一看就能明白意思。問題在于,上面兩個這么重要的句式,怎么沒有在號稱古漢語活化石的莆仙方言里聽到?
最近在學習莆仙方言,于是就下定決心當一回大理寺,企圖破解這宗公案。我首先把目標鎖定在“彌”字上。Mo這個音最大的可能是與“彌”字有關,與“愈”字似乎不擦邊?!稘h語大字典》彌:副詞。表示程度加深。《小爾雅·廣詁》:“彌,益也。”《廣韻·支韻》:“彌,益也?!? 《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薄瓚饑に斡瘛秾Τ鯁枴罚骸捌淝鷱浉撸浜蛷浌?。”唐·白居易《夜泊旅望》:“近海江彌闊,迎秋夜更長?!?/span>
《康熙字典》引用《廣韻》等字書,說:彌,武移切,音迷。可是這只是“彌”這個字的文讀音。很多漢字在莆仙方言里會有一個甚至多個白讀音??疾臁皬洝弊衷诠旁姼枥锖湍男┳盅喉嵤莻€辦法。前不久在破解為什么“掃塵”在莆仙方言里聽起來像“掃輪”時,我應用過這方法,這回是輕車熟路了。
來請教一下蘇東坡這位老四川。我們只需注意韻腳,不必認真讀詩?!丢氉迷囁幱窕K,有懷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詩招之》:
熔鉛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琢削為酒杯,規摹定州瓷。
荷心雖淺狹,鏡面良渺彌。
持此壽佳客,到手不容辭。
曹侯天下平,定國豈其師。
一飲至數石,溫克頗似之。
……
當然別忘記了劉克莊老鄉親的《又二首》:
世道方憑藉,云胡不憗遺。
重如鎮喬岳,寬可納須彌。
鴟閣開無日,蟆陵窆有期。
嗟余衰久矣,告第乏雄辭。
原來,“彌”字和欺、瓷、辭、師等字押韻!查《康熙字典》:師,霜夷切,申之切;莆仙方言白讀如私;辭,文讀音如時,白讀音如詞;滋,子之切;瓷,疾資切;資,即夷切。這些字文讀的韻母都是i,但是白讀時師、瓷、辭的韻母都是o。為了慎重起見,又查了《平水韻》,彌與瓷、辭、詞、師、慈、滋、孜、姿等字,確實都同在上平四支部。
段玉裁說:“凡語云而已者,急言之曰耳;凡云如此者,急言之曰爾。”急言即二字合音??梢?,“爾”字讀如莆仙方言的梓,所以彌讀為mo,彌與師、瓷、詞、辭等押韻自然而然也。
案情大白:彌讀為mo是白讀音。mo做mo好,寫成文字就是:彌做彌好。既然知道本字了,誠懇建議再不要寫成“罔做罔好”了!
莆仙方言里還有一個mo:“別聽他mo講mo dià”和“我不想去,你mo去”。這個mo寫出來是哪個字呢?是漫。所以,前面這句話寫出來是“別聽他漫講漫道”,意思是別聽他胡說八道。漫,不受約束,胡亂。第二句:“我不想去,你可以去(不受到任何約束)。”《現代漢語詞典》對“漫”字的一個釋義是:不受約束;隨便。
《現代漢語詞典》對“漫”字的另一個釋義是:莫;不要。
郭沫若《七律·途次莆田》:“荔城無處不荔枝,金復平疇碧復堤。圍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庫四時宜。梅妃生里傳猶在,夾漈藏書有孑遺。漫道江南風景好,水鄉魚米亦如之。”這最后兩句的大意是:您可不要說江南風景好,水鄉的魚米也好不過莆田吧!
以下句子來自北京大學語料庫:
漫作隨便,莆仙方言讀為mo:
唐·杜甫《聞官兵收復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話:mo卷詩書mo歡喜。第二個mo還有“一邊;同時”的意思。)
唐·元結《漫酬賈沔州》:“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喚。漫游無遠近,漫樂無早晏。”
漫作不要,莆仙方言讀mo:
《封神演義》:“漫斟那瑤池玉液,紫府瓊漿;且吹他鸞簫鳳笛,象板笙簧。”
《包公案》:“漫云夭死是為脫胎,在生一日勝死千年?!?/span>
翻開《漢語大字典》,您也可以找到許多莆仙方言字的本字,領略到莆仙方言的深厚文化底蘊。領略彌多,體悟彌深。你會mo做mo好?。?span style="font-size:16px;text-indent:36px;white-space:normal;">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