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慶
夏天一到,母親總是和蒲扇形影不離。她常說:“蒲扇好用,即健身又能驅蚊轟蒼蠅。”蒲扇在炎炎夏日里便成了母親手中的一件寶。
小時候的夏天過得比較有味,吃過晚飯,我會拎張小竹凳跟隨母親走出院落。勞作了一天的街鄰們一個接一個從家里走出來,三三兩兩地聚到巷口處納涼,巷口熱鬧起來。小孩子們則玩著捉迷藏之類的游戲,歡樂的笑聲在鄉村的夜晚蕩漾。玩累了便躺在母親懷里,母親用蒲扇扇風趕蚊,細碎的月光從樹葉間流下來,蒲扇帶著陣陣涼爽的風,孩子甜甜地入睡。街鄰們嘮嘮家常,甚至說著不著邊際的話,上下古今,家長里短閑侃著。人人手持一把蒲扇搖啊搖,在蒲扇的搖擺中,拉近了鄰里的感情。夏日熱浪緩了下來,燥熱的心靜了下來,整個炎熱的夏天就這樣悄悄地被蒲扇搖走了,母親也在蒲扇的一搖一晃中悄悄地變老。
母親喜歡用棕櫚樹葉制作的蒲扇,結實堅韌,可以放心地搖來晃去,用上三年五載。盛夏酷暑夜,我喜歡靠在母親懷里,母親慢慢搖著手中的蒲扇,為我扇去夏天的熱氣,嘴里喃喃地講著鄉村獨有的故事,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源源不斷地從寬大的蒲扇里搖出來。我沉迷在母親的故事聲中,聽著聽著,眼睛打起架來,不知不覺就迷迷糊糊睡過去了。一覺醒來,母親手里蒲扇“啪嗒,啪嗒”地扇著,節奏越來越慢,巷口靜悄悄的,街鄰們也不再彼此交談,而是靜坐在竹凳、涼席上,似不忍心打攪這涼風習習的夜晚。夜深了,街鄰們拎竹凳、涼席陸陸續續回家,巷口再次陷入空寂。有時,直到清晨醒來,我才發現自己已躺在床上,對于是如何回家的,全然不知。那時的生活就這么簡單純粹。
蒲扇因搖動葉面而散碎,母親為延長其使用壽命,在蒲扇邊沿縫上一條布條。母親說,縫上了布條就不容易壞,可以多用幾年,居家過日子,就要勤儉節約,修修補補還能用。被布條嚴密地縫著的蒲扇,雖簡樸寒酸,但它搖過的歲月,如沉淀的美酒日久彌香。那時,家家戶戶用的還是柴火灶,母親搖著那寬大的蒲扇,陣風“呼呼”而來“生爐灶”。蒲扇“啪嗒,啪嗒”地扇著,灶膛里紅紅的火苗就跟著熊熊地舞蹈起來,母親額頭滿是汗,黝黑的臉膛映成了紅色。母親告誡我,低頭吃口飯,手頭有把扇,過日子就是圖個愜意自在,知足而常樂。
小小一把蒲扇,承載著母親對我的呵護。用手里那把蒲扇,扇走叮咬我的蚊蟲,驅散夏季炎炎的酷熱,帶來陣陣涼意。春去夏至,氣候涼熱,空調送爽,蒲扇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搖走了暑熱,搖走了蚊蟲,搖走了夏天,搖走了美好的時光,也搖走了我如詩如畫的童年。
母親手中那把大蒲扇帶來的“納涼高樹下”的清涼,無論歲月怎樣流轉,依然如血液般植根于我的身體中,永遠汩汩流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