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廂區政協牢固樹立“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理念,始終把抓好黨建作為第一責任,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四心”(即圍繞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抓黨建,凝心聚力促發展,為“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廂,建設美麗莆田先行區”發揮了積極作用。
●圍繞“核心”,強化政治引領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加強黨的建設是做好政協工作的根本保障。在推進政協黨的建設實踐中,區政協黨組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強化主體責任,提高政治站位。一是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區政協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政協工作,牢牢把握政協工作正確政治方向,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政協履職的全過程,落實到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確保中央、省委、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在區政協工作中得到切實有效地貫徹執行。二是主動接受區委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定期向區委請示匯報政協的主要工作、重點協商課題和重要活動安排,及時傳達學習區委重要會議精神,精心承辦區委和區政府、區政協共同制定的年度重點協商計劃,堅持區委、區政府、區政協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制度,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主動作為,認真履職,切實與黨委政府保持“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步”。三是突出抓好意識形態工作。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區政協黨組書記帶頭管陣地、帶頭把導向、帶頭強隊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活動親自參與,致力把黨的指導思想和黨的主張轉化成為參加人民政協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識。
●服務中心,主動履職盡責
始終把區委、區政府的關注點作為政協工作的著力點,把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作為政協的工作方向。一是在指導思想上強化中心意識。著力提高“一線”意識,擯棄“二線”和“邊緣”思想。近兩年,先后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美麗鄉村、生態環保、民生改善等開展主題調研20多次,組織委員圍繞區委、區政府重大部署,開展委員集中視察30多次,形成全力抓發展的氛圍。二是在工作安排上突出中心任務。堅持以區委中心工作為抓手,圍繞區委重大部署和工作安排確定政協年度工作要點和年度協商計劃,主動把政協工作放入全區工作大局中去謀劃去推進。如在圍繞中心擬定協商議題方面,政協黨組會議先從每年“兩會”委員提案中篩選10件作為年度重點提案,在充分聽取政協常委意見后從中選擇協商預備課題,然后提交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審題或另外出題,產生2-3件協商課題,最后提交區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確保了協商議題切合黨政中心工作。目前,區政協年度協商已經實行了三年,開展了“推動傳統產業電商化改造升級”、“推進食品加工產業加快發展”、“加強農村污水垃圾整治”等8個協商課題,分別由區委書記、區長和政協主席牽頭打造,形成了政府相關部門和政協相關專委會共同承辦的協商格局,改變了一直以來由政協“自彈自唱”的局面。由于主題明確,形式新、會風活、效果好,形成了一批較高質量的《建議案》,得到了區委、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協商成果得了有效落實。三是在具體舉措上服務中心工作。持續發力助推脫貧攻堅、環境保護、城市管理、重點項目建設等中心工作,以實際行動促進中心工作。近兩年,政協黨組成員掛鉤騰輝工藝產業園、莆田市新元塑膠有限公司、福廈鐵路客運專線、電商未來城、海峽廣場等重點項目,做到深入基層,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及時就項目建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協調解決;召開常委會聽取區政府關于重點項目實施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實情況通報,激發委員參與服務項目建設的熱情,為推進項目建設獻計出力。據統計,有30多名政協委員奮戰在項目建設第一線。
●凝聚人心,夯實黨建基礎
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不稱職”的理念,夯實黨建基礎,把握工作主體責任。一是規定動作不走樣。制定學習教育計劃、組織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開展專題討論、查擺整改問題、做好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強化專題民主和組織生活會……區政協黨組堅持做到重要問題專題研究、具體問題及時研究,解決黨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將黨建活動中發現的問題提前匯報協調,做到了上級黨委要求的規定動作不走過場,保障學習教育有序推進。去年以來,組織召開黨組會議、常委會議共26次專題學習,舉辦暑期讀書班、委員培訓和專題輔導講座5次,共有500余人(次)參加。二是自選動作有特色。在規定動作以外,區政協黨組主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結合政協工作實際,豐富教育形式,組織參觀閩中革命紀念館、閩中革命司令部舊址,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為開展經常性教育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邀請市委講師團為政協委員、機關全體黨員講黨課、作指導,引導政協系統干部職工持續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將黨建自選動作做出政協樣板。三是創新動作有亮點?!包h建+”理念,是對黨的建設服務黨的事業這一根本指導原則的拓展。區政協黨組配合“政協委員投身美麗城廂建設”、“三深入三服務”、“脫貧攻堅政協委員在行動”,將黨建和政協委員有機聯系在一起。政協黨組成員帶頭進村入企,開展訪貧問苦,了解民情民憂,主動協調解決有關企業、村居和特困戶實際困難問題,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近兩年,全區182名政協委員結對幫扶230多戶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及其他物資260多萬元,為公益慈善事業捐款捐物450萬多元。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深入5個掛點幫扶貧困村進行扶貧幫困,聯系貧困戶5戶,為幫扶村協調爭取資金210多萬元,興修村道路15公里,引進發展項目2個。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深入開展“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文明勸導、綜治平安入戶、樓道衛生整治等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300余人次。
●提振信心,健全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黨建各項工作制度,健全了區政協黨組統一領導、機關黨支部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構建起了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常態化機制。政協黨組、機關黨支部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會議,專題研究黨建工作。以2017年為例,政協黨組共召開了8次黨建工作推進會,研究了年度黨建工作計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準扶貧脫貧、以案為戒、述責述廉等工作,推行責任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制度,壓實了黨組、黨支部和黨員的責任,修訂完善了《區政協黨組議事規則》、《區政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分工》等規章制度。二是健全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建立完善了專門的黨員活動室,機關支部的活動經費,列入單位經費預算,為支部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保障。同時,結合辦公室人事調整,選優配強支部領導班子,增加黨務工作者1名。三是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等制度。區政協黨組帶頭強化落實“三會一課”、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支部組織生活會、黨內談話等基本制度。在每月主題黨日活動中,我們注重規范程序,重溫入黨誓詞、誦讀黨章有關章節、繳納黨費一個環節都不能少,體現儀式的莊重感。在活動的主題選擇方面,注重根據時代特點和當前實際,著力增強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前不久,機關黨支部組織黨員到“東圳精神展示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溫軍民團結、萬眾一心修建水庫的感人事跡,受到廣大黨員的歡迎,效果明顯。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