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禪心先生與夫人林獨秀金婚合影
北京團結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詩史》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陳漢平博士(陳國柱之子)主編,該書收載全國有關抗日戰爭的詩詞歌賦已逾兩千題,作者三百位,計80萬字。此書出版至今已經23年,共摘錄中國抗日空軍詩人陳禪心創作的詩題68個,計有122首詩詞。
中國文豪郭沫若先生曾在1939年2月8日為陳禪心所著的愛國史詩《抗倭集》親筆題序,高度稱贊他是“愛國詩人而兼集句圣手”。福建省詩詞學會首任會長黃壽祺教授夸獎陳禪心先生創作的《抗倭集》以集句為詩史,其工且富。“血淚篇篇勤記敘,空軍難得有詩人”,“集句荊公首創新,文山才調信無倫。何期絕響垂千載?更有禪心繼后塵”。
陳禪心,原名陳春霖,字文榮,男,漢族,1912年9月24日(農歷)出生于莆田縣常太鄉霞田村千松自然村,畢業于莆田縣哲理中學與福州農林高中。1936年重陽節,他積極響應孫中山先生關于“航空救國”的號召,投奔浙江省杭州筧橋國民黨中央航校,培訓以后分配在中國抗日空軍驅逐機第四大隊。大隊飛行員都是原籍東北三省的愛國青年,首任大隊長高志航,第二任大隊長李桂丹,第三任大隊長鄭少愚。1937年8月14日,中國抗日空軍驅逐機第四大隊首次與日寇飛賊木更津航空隊交鋒,首戰告捷6:0,大隊長高志航被中外報刊譽為“抗日天神”,大揚我國威,大壯我軍威!空戰之余,陳禪心著有集唐愛國史詩《抗倭集》《滄桑集》(上卷)兩卷,計1500多首,鼓舞抗日軍民斗志,歌頌國共兩黨抗日將士奮不顧身殺敵報國的英雄事跡,贊頌祖國美麗河山,抒發四億中國軍民“還我東北,還我河山”,誓與侵華日寇血戰到底的壯志豪情。中國文豪郭沫若與柳亞子先生曾分別為陳禪心創作的愛國抗日壯烈史詩《抗倭集》題寫書名和序文。郭沫若、于右任、柳亞子、林庚白、陳樹人、張仲仁、陳孝威稱譽他為“中國抗日空軍詩人”“愛國詩人而兼唐詩集句圣手”!
在此,摘選詩人陳禪心的部分詩詞,以饗讀者。
闌干萬里心·奉題陳漢平博士編著《中國抗日戰爭詩史》
全民抗戰筑長城,鐵血爭收絕代功。還我河山萬里通。氣如虹,壯語都成寶劍鋒!
——陳禪心作于1993年3月10日,載于《中國抗戰詩史》扉頁題詞第3頁
浣溪沙·奉題陳漢平博士編著《中國抗日戰爭詩史》
華夏詩魂民族魂,悲歌怒吼動風云,丹心碧血耀乾坤。愛國同心昭日月,英雄戰史著功勛,浩然正氣萬年存!
注:抗戰期間,八路軍在中共直接領導下,從四萬五千人發展到一百零三萬人,與侵華日軍的60%以上相抗衡,共殲滅日偽軍一百二十五萬多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中,八路軍出了九名元帥;中國十員大將中,八路軍出了八名大將,為抗戰勝利立下殊功!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抗日空軍共出動飛機21591架次,擊落敵機599架,擊傷敵機110架,炸毀敵機627架,炸傷敵機120架,擊沉擊傷敵艦船8013艘,炸毀炸傷敵坦克與軍車8456輛。1995年9月8日南京新建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落成。首批刻在碑上的抗日航空烈士:中國870名、蘇聯236名、美國2186名、韓國2名,共計3294名,包括他們的姓名、軍銜、職務、出生時間與犧牲時間。中國航空烈士還刻有籍貫。烈士的英名將與祖國山河永在,日月同光,萬世長存!
——陳禪心作于1993年3月10日,載于《中國抗戰詩史》扉頁題詞第3頁
八路軍連戰皆捷,在華北地區全線襲擊日寇(唐詩集句)
慷慨丈夫志(孟郊),威聲出塞揚(盧從愿)。
山川看是陣(張嘉貞),勇氣貫中腸(劉禹錫)。
戰夫若熊虎(李白),戈劍凜風霜(徐堅)。
且羨從軍樂(白居易),于今百戰強(劉長卿)。
但得將軍能百勝(胡皓),江南江北互相望(王勃)!
——陳禪心作于1941年2月5日,載于《中國抗戰詩史》第406頁
寄慰東北抗日義勇軍馬占山、蘇炳文、馮占海諸將士(唐詩集句)
矯矯義勇身(韓愈),容色如青春(李白)。
勞心練征戍(杜甫),莫使有風塵(王維)。
憐山又憐水(韓偓),何以慰征人(杜荀鶴)?
采采欲為贈(賀蘭進明),茱萸節候新(杜審言)!
——陳禪心作于1936年秋,載于《中國抗戰詩史》第103頁
喜聞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北上抗日,安抵陜北延安有感(唐詩集句)
男兒事長征(李頎),道路入邊城(陳子昂)。
萬里人行至(權德輿),百戰已休兵(蘇拯)。
冠蓋新人物(黃滔),于今獨擅名(李白)。
雁思來天北(白居易),應無失侶聲(錢珝)。
漠漠世界黑(杜甫),只待日光明(王維)!
——陳禪心作于1936年冬,載于《中國抗戰詩史》第106頁
紀念14年抗日戰爭勝利,痛悼中華百萬抗日救國英雄(集李賀之句)
試問誰家子?角聲滿天秋色里。何處逐英雄?涼風雁啼天在水。
秋靜見旄頭,南山桂樹為君死。老兔寒蟾泣天色,元氣茫茫收不得。
鬼燈如漆點松花,獨共南山守中國。恨血千年土中碧,雄雞一唱天下白!
———陳禪心作于1945年9月15日,載于《中國抗戰詩史》第692頁 (陳季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