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區政協強化“四個意識”,著力打造“四個政協”,忠誠履職、為民履職,切實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譜寫人民政協事業新篇章。
增強政治意識,保持忠誠堅定,打造“同心政協”。堅定維護區委對區政協工作的領導,自覺把政協工作放到全區中心大局中去謀劃和推進。充分發揮委員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將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貫徹到最基層。深入宣傳、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思想精髓、核心要義,真正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堅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不斷完善協商議題提出、活動組織、成果采納和落實反饋機制。
增強大局意識,重在實干實效,打造“有為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樹立“一線”意識,堅持“靠前站、馬上辦、講實效”,當戰斗員不當評論員,主動投身招商引資、項目突破。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行業帶頭作用,持續開展“三深入三服務”活動,精心謀劃、精準助力,帶動各界別群眾共同致力發展。突出“選題準、調研透、立論新、轉化實”,進一步優化調研形式,實施好生態文明、新舊動能轉換等課題調研,促進黨政決策更好順乎民意、合乎實際、產生實效。圍繞“提得準、辦得好”,優化提案辦理程序,強化辦理落實責任、指導督辦責任和預審評議責任,切實提高提案轉化落實質效。進一步健全民主監督體系,重點圍繞林業生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等主題,開展民主評議部門等協商式民主監督,多提建設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和建議,讓民主監督成為支持幫助黨政部門改進工作的“助推器”。
增強核心意識,突出團結民主,打造“和諧政協”。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共同目標,健全完善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機制,努力營造多黨合作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拓展與港澳臺僑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和在外鄉親的聯誼交往,為他們發表意見、表達主張、展示成果創造條件。進一步發揮群眾工作優勢和各人民團體作用,多做協調關系、增進團結的工作,多做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工作,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的工作。不斷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繼續開展“精準扶貧”等為民活動,真實反映群眾意愿,真切關心群眾疾苦。
增強看齊意識,夯實履職基礎,打造“活力政協”。全面落實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健全會議、調研、視察等制度,營造干事的良好氛圍。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用培訓提升委員。健全委員履職管理辦法,實施痕跡化管理、精準化考評,探索政協委員能進能出機制,用考評激勵委員。加強與委員的走訪談心、聯誼聯動,以真心換真情,用服務感動委員。持續推進“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機關建設,進一步拓寬新思維,掌握新理論,豐富新知識,切實提升研究與服務能力。弘揚政協“和合”文化、協商文化、兼容文化與求實文化,不斷培育政協情懷,培養一支有熱情、有活力的政協干部隊伍,進一步營造“樂當政協人、愛干政協事”的良好氛圍。 (吳珊珊 毓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