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我家有一臺老式縫紉機,它是母親最寶貴的財產,已經陪伴她度過了40多個春秋。母親總是說,這是她當年結婚時父親送的禮物呢。
當時,能夠在結婚時擁有一臺縫紉機,幾乎是每個姑娘夢寐以求的事情,而母親嫁給父親時,他根本送不起這樣昂貴的禮物。雖然母親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抱怨的話,但父親心里始終覺得內疚。
那時在外地上班的父親,只能一邊從牙縫里省錢,一邊想辦法幫別人干點零活兒。這樣悄悄攢了很久,終于有一天,父親用他的單車帶著一個大箱子回來了,里面裝的正是母親夢寐以求的縫紉機,當時,大姐都已經三歲了!
正是因為來之不易,母親對這臺縫紉機十分珍愛,一直把它擺在臥室的窗臺下,每次用的時候都小心翼翼,隔不了幾天,就會給它上點機油,不用的時候用軟布仔細擦拭,每一個零件都保養得閃閃發亮。
那時,我們最喜歡看母親縫紉,父親有位遠房親戚在供銷社上班,時常會捎一些處理的布匹回來,每逢這時,母親總是歡喜得眼睛發亮。晚上我們寫完作業,困得都睜不開眼睛了,她還拿著尺子仔細比量、計算著,還在小本子上認真地記錄著什么。于是,過不了幾天,我身上的花裙子、姐姐的新書包、父親的襯衣,隨著母親踩縫紉機時動聽的噠噠聲,一件件如同變魔術似的出現了,每個人都不由心生歡喜。
更多的時候,母親忙著縫紉時,我們就在她旁邊的小桌子上寫作業,機器時緩時慢的聲音,夾雜著我們翻動書頁的聲音、握筆寫字的聲音……偶然院子里的小狗也會叫兩聲,這些聲音合在一起,像是一首歡快的樂曲,伴我們度過了無數個平凡而溫暖的日子。
時光荏苒,隨著我們一個個外出學習、工作,母親的縫紉機慢慢閑置下來,她有時會把機器拿出來上點油,然后嘆息一聲:“它都變成老古董嘍,派不上用場了,現在商場里什么衣服買不著呀。”母親的嘆息里,分明有著深深的失落和寂寞。
直到三年前,我的女兒出生,母親才又開始在縫紉機前忙起來,女兒所有貼身的小衣物、小被褥,又一件件像變魔術似的,擺滿了我的床頭。我勸母親不要太辛苦,她卻擺擺手說:“你不懂啊,嬰兒的皮膚那么嬌嫩,還是用這些純棉的衣物最好。”
于是,隔了那么久的光陰,伴隨著母親在縫紉機前輕柔的動作,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童年。舊日的時光里,落日的余暉灑過,所到之處美好如初,一如記憶里那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