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正在建設的“鳥巢型”生態科普展覽館
近日,筆者獲悉,作為全縣唯一縣屬國有林場的仙游縣國有柳溪林場,近年來以國有林場改革為契機,圍繞林場轉型生態保護這一中心,做好強化保護、減少采伐的加減算法,自覺從商品型轉向公益型,由過去進行采伐林木經營為主成功轉型到以生態保護為主,加強森林資源的培育管護,提供生態產品,建設生態屏障,不斷提升國有林區森林質量,在轉身發展“綠富美”的生態型美麗經濟上漸入佳境。
仙游是傳統林業大縣,位于仙游縣北部山區西苑、菜溪、社硎、鐘山等鄉鎮的柳溪林場創建于1989年,現有杉木、闊葉樹、松類等經營面積0.37萬多公頃,森林蓄積量達28.6萬立方米。鑒于該林場的主要林區分布于木蘭溪支流仙水溪上游以及木蘭溪源頭半嶺等重點生態區域,約有60%以上林區位于生態保護區位,還擔負著木蘭溪源頭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等生態公益林的生態建設重任,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2016年實施后,這個原本以“木頭經濟”為支柱的國有林場,在仙游縣全面實施林場改革鐘恪守生態優先,剝離聯營股份,強化公益保護職能,積極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以破解群眾林業生產與國家生態保護的結構矛盾,實現“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利益”的雙贏目標。據統計,去年縣財政籌資317.95萬元支持下,向林區老百姓贖買重點生態區位的商品林2105畝,全部移交該林場管理,使林場規模擴大蓄積量增加0.65萬立方米。今后縣里將不斷擴大贖買規模,并由該林場通過新建、改培以及贖買等方式,對重點區位中的桉樹林、低效林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提高林分質量,提升森林的生態承載能力,為有效促進林業發展和林農增收做出積極示范。
在推進國有林場改革中,結合國家級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的創建工作要求,該林場斥資1000多萬元選址在距縣城僅4公里,車程不足10分鐘的溫泉東路與仙港大道互通區域,建設現代化、高標準的國有園林苗圃約17.53公頃。目前,該苗圃以培育本地園林工程中較常見樹種的中型規格容器苗為主,以應市培育彩(花)化、珍貴的造林小苗和盆景用苗為輔,現有存欄苗木30種4萬多株,為創建園林縣城、國家森林城市提供了硬件支持,也為縣里相關單位綠化工作提供了優質的本地化苗木;同時,苗圃還在陸續增加一些生態科普方面的配套功能,又因位于城區近效,一年四季花果飄香,也能夠滿足城區市民進行生態科普教育的需求,可作為市民觀賞游玩的休閑場所及青少年熟悉園林知識的科普基地,讓生態建設形成共識,綠色文明融入人心,進一步提升市民生態環保素養。 (陳國孟 鄭瑞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