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讀高三,作為一名住校生,和二十幾個同學擠住在縣中學一間普通的寢室里。寢室里橫七豎八地掛著衣服和毛巾,除了鞋臭味和汗酸味,還彌漫著濃濃的咸菜味。
那時,由于經濟困難,大多數同學都是自帶咸菜。我們每個星期天下午從家里趕到學校,除了背著滿滿的一書包書,就是手上提的咸菜罐了。咸菜罐大多是那種胖胖的矮糖水罐頭瓶,一般一星期帶一罐,也有帶兩三罐的。
咸菜罐里的內容五花八門,常見的有芥菜、蘿卜、豆角等,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偶爾也會帶咸魚、咸肉。所有的咸菜,鹽一律放得多,這樣既不容易壞,又經吃。
天氣好時,我們就蹲在寢室門口走廊吃飯,一人捧一大瓷碗飯,一溜咸菜罐擺在地上,蔚為壯觀。互相間也會換著嘗嘗咸菜,但基本上是等量的。有時,帶了咸魚咸肉的同學給上一小塊,就好像是加了餐一樣。吃完飯,咸菜罐是要和貴重物品一起放入小木箱中,并鎖上的,因為擔心被別人偷吃,若堅持不到周末,就只能吃白飯了。有些離家遠的同學,為節省車錢,兩三個星期才回去一次,每次都帶來好幾罐咸菜。
班上有一個女同學,很少回家。她常常在放學后去菜市場,撿一些蔬菜,將它們攤開曬干后,用鹽腌了裝到罐中慢慢吃。如沒有了咸菜,她就用醬油拌飯吃。我們了解到,這位女同學家里孩子多,她父母本來不準備送她讀高中,但她堅持要讀書,為了幫家里省錢,吃菜她都是自己想辦法。后來,每次吃飯時,同學們便以要她嘗嘗味道為借口,紛紛夾些咸菜給她。
生活雖然艱苦,同學們學習卻很努力。有時晚上看書餓了,我們就會拿出咸菜罐,吃上兩口咸菜。咸菜吃多了,容易口渴,半夜常有同學起床喝水,咕咚咚灌上一通,又爬上床倒頭就睡。長年吃咸菜,我和同學們一個個面黃肌瘦,但都堅持著,沒有一個人在高考前病倒。
如今,咸菜罐基本上退出了學生的生活,那些腌制的咸菜,已是餐桌上難得的開味佐菜。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那些中學同學,有時聚在一起,吃什么都覺得沒味口時,就會感嘆,那時的咸菜怎么那么好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