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扶貧開發會議精神,按照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等多舉措,開展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等工作,全面打響打贏脫貧攻堅戰,著力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今年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上,民建莆田市委會作了題為《持續深化精準脫貧工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書面發言,針對精準脫貧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持續深化精準脫貧重實效
當前,我市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階段。
市民建指出,這需要我們聚焦短板,精準施策,重點解決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幫扶措施還比較單薄,扶貧多元參與不足,辦法千篇一律,“輸血”多“造血”少,靠政府推動的產業(項目)扶貧、金融扶貧等缺乏市場化運作,資金投入使用效率低,提高貧困村集體經濟效益等內生動力機制的創新方面比較缺乏等。扶貧政策還不夠接地氣,分散于十多個部門,相對獨立,由于缺少統籌考慮,政策宣傳力度不足,導致扶貧資源配置上不夠高效。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由于信息渠道的不對稱性,基層缺乏必要的核查比對手段,難以準確獲得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真實的收入、財產等情況,在貧困人口動態跟蹤、管理評估等扶貧工作機制、績效考評體系方面不健全,脫貧考核機制還不完善等。
今后三年,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的關鍵期。針對存在問題,市民建提出,要不斷深化大扶貧格局,持續精細幫扶、精確滴灌、精準監督,著力在鞏固脫貧成效上下功夫,不斷鞏固提高扶貧到戶的效果,實現全面脫貧。
持續抓好跟蹤,分類管理。做好脫貧“回頭看”工作,加強跟蹤,做好分類管理。比如可對一部分穩定脫貧的人員、一部分“五老”、病殘孤老由政策性兜底保障的人員進行單列跟蹤管理,把精力集中到對脫貧渠道單一、穩定性差、暫時性貧困的脫貧戶的動態跟蹤監測上,加大幫扶力度,防止“因故返貧”或“二次貧困”。
持續強化措施,鞏固效果。一要繼續深化產業扶貧。把持續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貧困村脫貧的重要手段,增強內生發展動力。要大力采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組織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生產門檻低、帶動力強、生產效益明顯的產業,如果蔬、畜禽養殖、花卉苗木、食用菌、藥材及林下經濟、鄉村旅游業等。積極鼓勵利用“互聯網+”模式,將本地特色產品、旅游服務等納入電商銷售平臺,拓寬增收途徑。二是推進資產收益扶貧。加快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視盤活農村低效閑置土地,探索將脫貧戶的土地、林地、房屋等入股、出租、參與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增強脫貧效果的永續性、持久性。政府通過建立風險保證基金的形式,對承接的公司、企業進行適時風險評估和監控,確保脫貧戶資產得到保值增值。三是加強金融創新扶貧。豐富完善金融信貸參與扶貧的產品,對參與扶貧的企業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借鑒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等工作,讓小額信貸項目做得更扎實穩健一些。四是引導社會參與扶貧。進一步營造良好氛圍,重視發揮慈善組織、愛心基金等專業引領作用,有序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發展生產、教育助學等,鞏固提升脫貧效果,提高資源配置與資金使用成效,形成強大合力。五是完善社會保障扶貧。不斷完善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救助)、社會救助、商業保險、財產險和政策性保險等立體社會保障體系,減輕或避免重大疾病、自然災害等對貧困人員的沖擊。
持續挖掘優勢,助力提升。注重挖掘社工組織參與精準扶貧事務的獨特優勢,促進社工組織在持續鞏固脫貧成效上的作用。一是積極發揮社工組織的專業化作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社工組織以專業化、服務性的特點,承接政府服務職能下沉,有效補充政府部門抓扶貧工作的專業力量不足問題;發揮第三方職能,在扶貧對象的需求評估、社會資源評估、扶貧措施評估、扶貧項目實施、脫貧成效考核監督等方面,發揮獨特的功能;讓社工作機構發揮與其他社會組織、社會主體之間密切的組織網絡與互動關系,積極促進鏈接多元資源合力攻堅。二是著力培育本地社會工作者。要做好宣傳,在適合的中職學校設立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培養社工專業人員,引導有志之士通過社會工作資格證考試,獲得社會工作從業資格;加大專業培訓,提升扶貧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工作能力和專業水平。制定激勵政策,開發相關扶貧工作崗位,政策性引導大學生村官、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創業農民加入專業扶貧隊伍。
持續傳導壓力,強化督查。“行百里者半九十”,切實鞏固攻堅成效,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進一步夯實黨政責任,進一步強化督查力度,以責任清單、問題清單促進脫貧成效持續鞏固提升。要督促職能部門不斷改進行政服務效能,在精準扶貧的項目和政策落實的行政審批方面開通綠色通道、便民通道,促進政策項目盡快落實、順利實施。
持續擴大宣傳,深化認識。要擴大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的覆蓋面,大力宣揚精準扶貧的正能量,提高參與扶貧力量的社會獲得感。加大宣傳,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增強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信心。要大力宏揚中國傳統的尊老孝親道德文化,讓農村的子女切實承擔起父母的養老責任,不能把養老問題當作包袱推向社會和政府。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黨和政府作出的莊嚴承諾。我們要以堅定的政治擔當,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任務,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決心和氣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奮力譜寫共同富裕的美麗莆田新篇章。
(時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