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干部解決住房購置、4名軍娃落實就學問題、監護中隊下水管道修繕……在部隊改革宣傳教育中,莆田邊防檢查站機關服務基層立說立辦,精準解決官兵現實問題,服務解難做在“第一時間”。截止5月14日,該站為官兵辦了大小實事27件,讓官兵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部隊改革敏感時期,這個站黨委“一班人”分片蹲到基層“責任包干”,以真察“兵情通”夯實工作基礎,對官兵通過各種渠道反映的問題,在第一時間高標準答復解決,明確對第一次反映可以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視情追責問責。特別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學、兩地分居等官兵和家屬最關注的問題上,每件實事定人、定責、定標準、定時限,用好現有部隊體制的政策優勢,最大限度保障官兵利益,全力支持和滿足官兵合理訴求。
實事辦到官兵“心坎上”,出現官兵困難“最多反映一次”的新變化。曾參加海地維和任務的執勤業務二科副科長劉吉明,工作地、娘家、原籍“橫跨三省”,讓江蘇籍軍嫂李君對“何去何從”糾結不已。獲悉情況后,政治處主任張鴻建乘著李君來隊聊家常,面對面講政策、談生活、談前景,介紹家屬參加駐地國企崗位和口岸部門協管員應聘標準,以及下半年彈性休假、購買住房、子女教育等相關優惠政策,給李君吃了一顆“定心丸”。
黨委干實事,官兵干勁足,這種良性循環,讓邊檢官兵激情四射,大膽繪就改革的“希望田野”:“全天候零等待”服務秀嶼港與2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港口通航,第一季度驗放進口液化天然氣突破189萬立方;6名官兵參加崗位晉升培訓班“淬火鍛煉”,十多篇調研文章被上級采用。“隨著口岸大開發大發展,出入境邊檢各項建設也在不停發展。大家‘愛站如家’,衷心擁護上級和黨委決策,這種感覺太好了!”剛到這個站參加工作的女警陳乾,充滿信心說道。 (吳志 毓駿)